少年形象

作品数:137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吴振华徐杰纪永贵吴德利周新民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曹文轩成长小说中的少年形象及其叙事策略——以“成长三部曲”为例
《陇东学院学报》2024年第3期32-36,共5页王东凯 魏金桃 
2020年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协同育人机制下的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曹文轩的儿童小说创作聚焦儿童成长,其中《草房子》《红瓦》《根鸟》被称为“成长三部曲”;“成长三部曲”中,塑造了桑桑、陆鹤、杜小康、林冰、根鸟等形象鲜明、性格独特的少年人物。曹文轩以儿童本位视角,运用如诗如画的叙事语言和灵...
关键词:曹文轩 成长小说 人物形象 叙事策略 
心怀远方 无惧风浪——读《回望沙原》有感
《初中生学习指导》2024年第1期38-39,共2页林敏馨 赖文莲(指导) 
晨,极静。广袤的沙原,红日冉冉升起。孤独的少年,似狂风肆虐中的白杨,挺拔、不屈。眼底,是永恒的坚毅;目光,眺望着遥远的未来……(既有大场面的描写——早晨,荒原;又有对一个“点”的聚焦——风中屹立不倒的少年。寥寥数语,塑造出坚定...
关键词:少年形象 寥寥数语 回望 孤独 
中国现实主义动画中的少年形象的塑造——以《雄狮少年》和《深海》为例被引量:1
《喜剧世界(上)》2023年第11期84-86,共3页包玉琦 
教育部人文科学研究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内涵重构及产业发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JA760017。
对于动画来说,主角的形象塑造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本文将通过研究《雄狮少年》和《深海》两部作品的主要角色的形象设计,来研究关于近年来中国现实主义题材动画中的少年群体的形象塑造。本文首先通过《雄狮少年》中的主角阿娟的角色设定...
关键词:动画角色塑造 少年形象 《深海》 《雄狮少年》 
论苏童笔下的少年形象——以《香椿树街故事》和《少年血》为例
《今古文创》2023年第40期23-25,29,共4页纪小荣 
从《桑园留念》到《黄雀记》,苏童作为一名高产的作家,建构起“香椿街”“枫杨树”等个人的桃花源。苏童以其个人经历为底本,加之多年成长经验,用已知视角回望过去,在构筑作家个人童年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满是腐朽堕落的南方小镇...
关键词:残疾少年 争斗少年 无辜少女 
空谷箫人
《半月选读》2023年第15期53-54,共2页贾平凹 
我带了我的箫,歸歸向山里去了。这里的山,不是那北方的土山,也不是南方的峻岭,它就是它,秀丽的,玲珑剔透的,完全是一个性格外露的少年形象了。山里可能很寒,什么杂木杂草也长不出,漫山到处便是竹子。
关键词:少年形象 空谷 竹子 
张新成:获得尊严,比出名更重要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2023年第7期12-15,共4页
北京渐渐温暖起来的三月末,张新成红着眼和我们见面。前一天化妆时,刺目灯光长时间照射他的眼晴,刺激了角膜。红黔渐渐散去后,观众熟悉的那个少年形象浮现出来。凭借《你好,旧时光》进入大众视野时,张新成还在上大学。他扮演品学兼优的...
关键词:大宋 仲辛 少年形象 
少年意气与侠义精神的结合——汤姆·索亚与哈克贝利·芬恩
《海外英语》2023年第2期187-189,共3页吴雨桐 
马克·吐温最为著名的两部儿童文学作品《汤姆·索亚历险记》与《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将故事背景设置于19世纪上半叶美国密西西比河畔。两位少年每每被身边众人认为“顽皮”“不服管教”,但他们身上的少年人特有的独特气质依然引人...
关键词:《汤姆·索亚历险记》 《哈克贝利·芬恩历险记》 马克·吐温 少年形象 侠义精神 
晚清小说内外的“老少年”形象
《文艺争鸣》2022年第12期81-87,共7页周旻 
1906年,清廷颁布“预备立宪”诏书,清末小说出现了继1903年之后的第二个创作高峰。(1)心系政局的作者们,写作小说以点评新政、批评立宪,提出对未来中国的设想。吴趼人的《新石头记》塑造出“老少年”这一流行于晚清的文学概念,是其中特...
关键词:晚清小说 创作高峰 文学概念 吴趼人 薛蟠 清末小说 《新石头记》 通灵宝玉 
你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
《小猕猴(学习画刊)》2022年第20期40-41,共2页忍冬 
生活中,一些我们常见的成语常常被误用。下面几个成语,你知道它们的正确意思吗?一起来看看吧!惨绿少年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又惨又绿,脑海里还可能会浮现出一个头戴绿帽、满脸悲惨的少年形象。但事实上,“惨绿少年”是褒义成语,本指穿淡...
关键词:青年男子 成语 少年形象 
论徐则臣“花街”系列小说中的少年形象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28-32,共5页陈雨欣 
徐则臣的“花街”系列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少年形象。作品以花街为背景,展现城乡人口流动给花街人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变及精神异化,凸显花街少年恶劣的家庭环境。在小说人物行动及其成长的精神轨迹中,作品塑造了性格迥异的少年形象,这些...
关键词:徐则臣 花街系列小说 少年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