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力子

作品数:305被引量:10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陈国庆柳德军王玉波胡正强丁晓强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素描杨之英
《档案春秋》2024年第11期35-39,共5页郑鹤皋 
杨之英的名字听起来普通平常,可是她超越百年的人生却经历了很多的不普通和不平常。杨之英的姐姐杨之华是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妻子,丈夫邵志刚是国民党元老邵力子的儿子,本人则是上海市文史馆馆员。100岁的杨之英精神,回忆起往事来...
关键词:国民党元老 杨之华 邵力子 志刚 瞿秋白 文史馆 条理清晰 
《甘肃省档案馆藏名人手迹》正式出版
《档案》2024年第11期3-3,共1页郭潇月 
(本刊讯)近日,由甘肃省档案馆编纂的《甘肃省档案馆藏名人手迹》正式出版。该书辑录了明清以来旅居或长期定居甘肃的74位名人的200余幅手札,包括明朝嘉靖年杨继盛,晚清甘肃兰州进士吴可读,民国时期甘肃省主席(省长)林锡光、杨思、王桢...
关键词:甘肃省档案馆 顾颉刚 杨继盛 翁文灏 黎锦熙 辛树帜 邵力子 萨本栋 
百岁老人马相伯的养生之道
《人人健康》2024年第27期72-73,共2页陆雨 
马相伯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思想家,复旦大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他一生著作等身,桃李遍地,后来的杰出教育家蔡元培、于右任、邵力子等人均师出其门。马相伯于1840年4月7日在江苏镇江出生,其父母都是天主教徒,还在襁褓时他...
关键词:于右任 马相伯 江苏镇江 百岁老人 教会学校 教育家蔡元培 养生之道 邵力子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外国语学习机构
《老同志之友(下半月)》2024年第9期14-15,共2页周文洋 
1920年8月,陈独秀任书记,杨明斋、李汉俊、李达、沈雁冰、邵力子等人为成员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以下简称“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当时,黄浦江两岸人才汇集,各种学术观点纷呈,文化思潮活跃,全国各地追求进步青年纷纷前来,渴望吸纳新知识...
关键词:李汉俊 黄浦江两岸 杨明斋 文化思潮 邵力子 沈雁冰 李达 陈独秀 
不避锋芒的团中央书记
《环球人物》2024年第9期15-18,共4页刘舒扬 
1924年8月,任弼时回国,不久后受党中央安排,到上海大学任教. 彼时国民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上海大学刚刚在孙中山的资助下扩大了规模,集中了一批革命教员:文学系在陈望道主持下,有沈雁冰、邵力子、叶楚伧、郑振铎、田汉等;社会学系在瞿...
关键词:施存统 上海大学 恽代英 社会学系 国民革命运动 郑振铎 邵力子 萧楚女 
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个外国语学习机构
《党史纵横》2024年第5期31-31,共1页周文洋 
1920年8月,以陈独秀为书记,杨明斋、李汉俊、李达、沈雁冰、邵力子等人为成员的中国共产党发起组(以下简称“发起组”)在上海成立。当时,黄浦江两岸人才汇集,各种学术观点纷呈,文化思潮活跃,全国各地追求进步的青年纷纷前来,渴望吸纳新...
关键词:思想解放 李汉俊 黄浦江两岸 杨明斋 李达 邵力子 文化思潮 沈雁冰 
石凤翔:西北纺织工业的奠基者
《各界》2024年第2期72-75,共4页李郁 
1934年夏,石凤翔受托在西安筹建大兴纱厂二厂,几经周折终于在西安车站附近的郭家疙台选定厂址。不想在征购地皮时,有一户蔡姓地主拒绝卖地,多次劝说无效后,时任陕西省主席的邵力子曾呈文请示行政院“为发展实业,能否责令蔡某卖地?”南...
关键词:纺织工业 南京政府 邵力子 石凤翔 发展实业 行政院 卖地 西安车站 
乡贤润桑梓 聚力促振兴
《今日浙江》2023年第24期54-54,共1页金平君 
陶堰街道位居浙东古运河河畔,历史悠久、文脉兴旺、名士众多,有“江南人才名镇”之美誉,明清两代出进士43人,也是陶成章、陶行知、邵力子的故乡。到陶堰工作后,我惊叹陶堰在外乡贤队伍之庞大,不管是到北上广招商,还是参加专业论坛,总能...
关键词:陶堰 陶成章 陶行知 邵力子 古运河 乡贤 名士 北上广 
地下党策反地方自卫总队经过
《红岩春秋》2023年第11期62-65,共4页湛廷举 侯伟伟(整理) 
1949年元旦,蒋介石宣布下野,李宗仁上台,派邵力子、张治中等与共产党和谈。这时,我任云阳县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因自卫总队工作的大方向未定,只能将常备中队集中整训。不久和谈失败,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发出通令,加强自卫组训...
关键词:张治中 总队副总队长 李宗仁 训练经费 邵力子 物价上涨 金元券 云阳 
五四时期邵力子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
《党史博采(下)》2023年第9期11-18,共8页骆兴阳 
十月革命后邵力子被马克思主义所吸引并将其与职业活动糅合。针对五四时期的受众需求和上海的特殊语境,邵力子通过文本、情感、教育的路径有效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传播。多重身份的叠加,使其在上海的传播行为呈现出多中心辐射态势...
关键词:五四时期 邵力子 马克思主义 早期传播 上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