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观念

作品数:24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曹休宁张卫东李虹廖金明张宽亮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华中科技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期刊:《山东经济战略研究》《浙江金融》《贵州农村金融》《当代贵州》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发展缓慢原因调查
《华北金融》2013年第11期79-79,共1页刘占甫 
一、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发展缓慢原因 (一)主观原因一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认知度低.几年来各级人民银行和各金融机构对小额支付系统定期借记业务进行宣传,但宣传力度不够,客户仍然习惯于大额支付系统的普通贷记业务应用,对小...
关键词:小额支付系统 定期借记业务 缓慢原因 业务发展 大额支付系统 社会信用机制 社会信用观念 宣传力度 
建立金融支持藏区“三农”信贷双轨模式的建议
《甘肃金融》2012年第8期72-72,共1页李忠友 
(一)建实"双信"支农信贷模式。一要政府主导,乡镇、公安、银行联手,加强社会信用观念建设。加大对优化信用环境的舆论宣传力度,充分运用电视、电台、报纸等媒体,加强正面引导,开展形式多样的信用知识、金融法规政策的宣传活动,增强...
关键词:金融支持 信贷模式 “三农” 社会信用观念 藏区 政府主导 宣传力度 信用环境 
征信信用制度若干法律问题探讨被引量:1
《金融经济(下半月)》2012年第2期71-72,共2页廖金明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日臻完善,使得信用缺失问题渐渐浮出水面。为了维护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重构当前社会信用观念、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呼声越来越高,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而上海、深圳等地率先制定了关于个人征...
关键词:个人信用制度 个人征信机构 法律问题 消费者权益保护 市场经济体制 信用缺失问题 市场经济秩序 社会信用观念 
关注信用记录 把理想贷回家
《当代贵州》2009年第16期68-69,共2页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市场交易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信用的交易。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一个人只要有一次失信记录,将被永远登记在案,其在今后的一生中将很难再向他人和任何机构...
关键词:信用记录 社会信用管理体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信用观念 回家 理想 市场经济运行 经济发达国家 
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
《江西政报》2008年第9期30-33,共4页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建立诚实守信、规范运作的良好市场环境,增强全社会信用观念,促进本省公共信用信息公开与共享,为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根...
关键词:公共信用信息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江西省 归集 社会信用制度 社会信用观念 信用信息服务 诚实守信 
强化优质客户贷款营销的建议
《现代金融》2008年第1期48-48,共1页梁晓辉 
一是要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加强贷款整体策划和系统管理。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制定营销策略,完善激励机制,提高营销竞争力。二是要提高贷款营销队伍素质,强化贷款营销支持。加强信贷客户经理队伍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学习培训,提高信贷客...
关键词:贷款营销 优质客户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现代营销理念 经理队伍建设 经济金融环境 社会信用观念 信贷客户 
对贷款借新还旧问题的探讨
《贵州农村金融》2006年第2期24-26,共3页
“借新还旧”贷款又称“以贷还贷”,是借款人在旧的贷款尚未清偿的情况下,银行再次为其办理新的贷款用于归还部分或全部存量信用的贷款。其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归还结欠利息后全额予以转贷;二是贷款归还结欠利息并压缩部分本金后予...
关键词:“借新还旧” 贷款归还 社会信用观念 银行经营管理 “以贷还贷” 经济发展程度 借款人 转贷 利息 
西方经济学中的信誉理论及其启示被引量:5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8期80-85,共6页曹休宁 张卫东 
信誉机制是保证契约诚实执行的重要机制,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誉越来越成为影响现代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一个社会中,企业的信誉主要受博弈次数、产权和法律制度、竞争的环境以及政府行为的影响。信誉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必须建立现代...
关键词:信誉 企业 产权 西方经济学 保护力度 社会信用观念 信用管理行业 健全 保证 执行 
规范管理控风险 加大处置增效益——对自贡市农村信用社抵债资产管理情况的调查
《西南金融》2005年第12期49-50,共2页王世强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 抵债资产 管理情况 信贷风险 自贡市 效益性 处置 社会信用观念 信贷资产风险 贷款本息 
新《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活力》2005年第9期53-53,共1页方文华 
新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3年9月1日开始实施。新《办法》的出台,有效地保证了支付结算活动的正常进行,进一步强化了社会信用观念,规范了社会信用行为,构建了良好的社会信用秩序操作平台。笔者...
关键词:《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社会信用观念 社会秩序 中国 法律规范 风险防范措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