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景

作品数:2605被引量:7270H指数:3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红玉刘晖魏春雨姚侠妹偶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同济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域性的当代微地景研究——以大理洱海生态驿站为例
《当代建筑》2023年第11期49-53,共5页毛键源 孟凡浩 
从一条地景的裂缝开始,通过锚固的基座与悬浮的巨石,大理洱海生态驿站构建起了一段地域文化延续与当代叙事再造的体验,并以微地景的方式,为洱海沿线注入了一个公共、开放的微基建项目。本文回溯了中国古典建筑与地域建筑师——尤恩·伍...
关键词:地域 延续 当代叙事 微地景 驿站 
水利影响下的江南圩田地景格局变迁——以太湖中下游地区为例被引量:2
《建筑史学刊》2023年第2期58-67,共10页王红军 余勇 孙启祥 
回顾太湖流域圩田农业景观变迁历史,探讨今日太湖中下游地区圩田农业景观和乡村聚落格局形成的内在动因,认为地景格局受制于地方自然条件,也源自人类长时间的生产活动和文化积累。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解析地景格局的变迁,对今日的乡村发...
关键词:水利 太湖 圩田 圩田聚落 地景 
通商口岸福州城的地景演化研究——从传统至近代的转型
《建筑学报》2023年第S01期74-79,共6页毛键源 黄婧琳 孙彤宇 
析理出福州古城在近代语境下,依次呈现出开埠早、中、晚期3种不同的地形作用特征,分别是开埠初期的固守排斥、中期的竞争混杂、晚期的现代变革。最终福州从传统“小三山”山水格局转型到沿江多中心的现代化地形改造路径中,并以此澄明传...
关键词:地形 地景演化 通商口岸 山水格局 空间图景 近代转型 城市形态 城市肌理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社会空间的消解与重建——云南普者黑村朴里酒店建造札记
《新建筑》2023年第2期54-57,共4页汪妍泽 吴冠中 
2020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BX20200242);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2020414)。
普者黑村位于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湿地景观与喀斯特岩溶地貌相结合,自然风光旖旎。村舍围绕自然湿地零星分布,村内道路蜿蜒曲折,水中孤峰此起彼伏,村内建筑大多以土坯砖筑墙、土陶瓦覆顶,加之布局参差错叠,塑造了绝妙的西...
关键词:土坯砖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 普者黑 喀斯特岩溶 蜿蜒曲折 湿地景观 陶瓦 丘北县 
商业综合体项目代建周边城市绿地景观的互补优势探讨——以天台总部经济大楼暨东广场景观设计为例被引量:3
《江西建材》2023年第2期107-108,111,共3页江娇 
文中以天台总部经济大楼暨东广场景观设计为例,探讨了商业综合体项目代建城市绿地对绿地品质的提升,以及对商业综合体的功能完善,由商业综合体项目对周边绿地进行统一设计是否有更多的优势,望对日后城市发展进程中综合设计有所启发。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 城市绿地 商业景观 绿地景观 
柏林勃兰登堡地区碳中和转型下的能源基础设施地景演变与冲突
《艺术与设计(城市空间设计)》2022年第4期20-24,共5页吴逸隆 刘雨秋 
柏林勃兰登堡地区传统能源的高使用面临转型。本文关注该地区过去及未来能源发展中基础设施与土地空间的矛盾。在过去,传统能源依托巨型基础设施重塑了土地。在未来,可再生能源生产对用地需求的增加则会引发新的土地冲突。通过三个案例...
关键词:碳中和 能源基础设施 土地冲突 社会可接受度 
来氏聚落再生规划设计,杭州,浙江
《世界建筑》2022年第10期52-57,共6页常青 ZHU Yayun 
杭州来氏聚落位于钱塘江南岸的长河古镇中心地段,自宋明以来产生过许多名仕鸿儒,和以“九厅十三堂”为代表的宗族人文景观。经过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时代大潮涤荡,这个望族聚落今已衰朽不堪,面临着艰难迈向城镇化和快速丧失风土资源的双...
关键词:规划设计 人文景观 保护与再生 滨江区 地景 文化记忆 中心地段 设计策略 
“原”上村:关中地区黄土台塬风土聚落
《建筑遗产》2022年第3期56-71,共16页林晓丹 江攀 朱亚云(译) 
黄河西岸台塬上的韩城市相里堡村,整体用地十分平坦,但有三条深沟自东边的崖壁边缘向西,呈指状延伸至村落的中心位置,将村落整体一分为三,村中两条主巷平行于沟壑方向,东西向微偏南,自西向东到达沟边崖壁。宅屋顺着巷道排布,连接为一个...
关键词:四合院 黄土台塬 地景 一分为三 轮廓线 白鹿原 几何形态 韩城市 
客运码头地景化再造中的复合矛盾及其解决——代际范例比较研究
《建筑与文化》2022年第8期146-149,共4页方菲 谭峥 
跨区域机构史视角下的边界口岸群现代转型研究——以粤港澳湾区为例(项目编号:52078340)。
在当代大都市经历后工业化转型的趋势下,码头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其公共化转型的过程也是对城市公共空间网络的再构建的过程,过程中存在兼顾市民滨水行为多样化与地景与用地组织、协调优化码头机动交通提升与滨水绿道慢行可达性这两对矛...
关键词:后工业水岸 地景 软基础设施 漫游体验 边界 
建筑作为抽象的自然——品谈琴台美术馆被引量:1
《建筑技艺》2022年第7期38-51,共14页李兴钢 柳亦春 曾群 郭屹民 张准 宋晔皓 王骏阳 汪原 叶炜 温四清 何小辉 
琴台美术馆以大地景观的形式打造与城市、自然相融合的建筑。在起伏的屋面之下,是极具反差的正交墙柱体系,屋面之上是景观的呈现,屋面之下则是空间的感受。在理性与感性、数字与机械、平滑与守序、自然地形与人工地形、巨形与标志性的...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 自然地形 大地景观 美术馆 墙柱体系 理性与感性 屋面 琴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