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壳形成

作品数:15被引量:11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李献华钱维宏赵振华桂训唐于津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岩石学报》《地球化学》《科技中国》《生物进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岩浆泡破裂引发地震的模式
《国际地震动态》2019年第8期23-24,共2页薛林福 祝铭 
地壳断裂构造活动和火山活动是普遍认为引发地震的两种主要原因。岩浆活动是驱动地球构造演化的重要动力之一。岩浆侵入地壳形成岩浆侵入体是地质历史上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地球表面大面积出露的基性、中性和酸性侵入岩体是其有力证据,...
关键词:岩浆活动 地震 岩浆侵入体 破裂 断裂构造活动 火山活动 地壳形成 地球表面 
大陆边缘弧岩浆成因与大陆地壳形成被引量:12
《地学前缘》2018年第6期67-77,共11页朱弟成 王青 赵志丹 牛耀龄 侯增谦 潘桂棠 莫宣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特提斯地球动力系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917552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600304);教育部、国家外国专家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项目(B18048)
大陆地壳如何形成是国际学术界长期关注并正在持续攻关的一个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活动陆缘弧的岩浆成因和密度分选过程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机制和演化过程的关键。北美白垩纪Cordilleran大陆边缘弧的形成可能经历了与底侵幔源岩浆有关的...
关键词:地壳形成 中生代冈底斯弧 白垩纪Cordilleran弧 青藏高原南部 北美 
敦煌复合造山带前寒武纪地质体的组成和演化被引量:10
《岩石学报》2018年第4期963-980,共18页赵燕 孙勇 
国家"973"项目(2012CB416606);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113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7M623222);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专项联合资助
敦煌复合造山带位于塔里木克拉通东端,是连接塔里木克拉通和华北克拉通的重要纽带。近年来,敦煌基础地质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简要回顾了敦煌基础地质研究历史和现状,系统归纳了区内前寒武纪地质单元时空分布特征及前寒武纪构造-热...
关键词:敦煌造山带 前寒武纪 构造-热事件 地壳形成和演化 构造演化 
地球生命可能有39.5亿年的历史
《生物进化》2017年第4期13-14,共2页
地球有46亿年的历史,意味着最原始的地壳形成于距今46亿年左右。一般认为,存在于始太古代(约36亿年至40亿年前)时期的原核生物——细菌与古菌,为生物的下一步进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始太古代的岩石稀少且保存不佳,因此,有关地...
关键词:地球生命 历史 原核生物 地壳形成 生命存在 太古代 古菌 细菌 
河北省地壳形成演化与矿产
《河北地质》2015年第1期11-16,共6页许洪财 申宗义 宋朝辉 徐焱焱 田粉英 刘策 
河北省地壳形成、发展、演化极其复杂,成矿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前人已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探讨和总结,但在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研究较薄弱。因此,运用活动论、阶段论观点,综合研究地质与成矿各种信息等,结合板块构造理论、大地...
关键词:地壳形成 发展 演化 成矿 
研究揭示地幔深处的温度控制洋中脊的火山活动
《国际地震动态》2015年第1期7-7,共1页王立伟 Dalton C A Langmuir C H Gale A 
2014年4月4日《Science》发表题为“洋中脊下深部温度变化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证据”(Geophysical and geochemical evidence for deep temperature variations beneath mid-ocean ridges)的文章指出,地震波数据显示地幔深处的温度...
关键词:火山活动 地幔对流 温度控制 洋中脊 《SCIENCE》 地球化学证据 地壳形成 海拔高度 
Nature Geoscience:地球最早衍生的陆壳形成于类似冰岛环境
《地球科学进展》2014年第7期864-864,共1页刘学 王艳茹 
5月25日,《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发表文章称最新研究数据表明,地球最早的大陆地壳形成于类似现代冰岛的构造背景。 地球上的洋壳可能是最先形成的,但最早的陆壳是如何形成的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最早在大洋中形成岛屿...
关键词:地球科学 冰岛 陆壳 类似 环境 衍生 地壳形成 构造背景 
IODP350航次——伊豆-小笠原-马里亚纳弧后体系地壳的成因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13年第5期12-12,共1页本刊 
基于IODP建议书697一Full3号,IODP350航次的目的是通过对菲律宾海沉积物和基岩的钻探,获取长时间弧后岩浆成分的变化数据,进而了解伊豆一小笠原一马里亚纳(IBM)弧后体系的地壳形成和演化(图1)。3个主要理论将得到检验:(1)弧...
关键词:地壳形成 马里亚纳 后体 伊豆 航次 成因 地幔对流模式 不稳定状态 
新书推介
《云南地质》2013年第2期250-250,共1页
《地球大气圈、水圈和硅铝质大陆地壳的成生》 作者:吕伯西 云南科技出版社出版 2012年12月 314P 人类对赖以生存的地球大气圈、水圈、大陆地壳形成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不断积累、不断深入,但终究尚未获得圆满解决,仍在孜孜不倦...
关键词:科技出版社 大陆地壳 地壳形成 大气圈 地球 水圈 
地壳形成触发“大氧化事件”
《生物进化》2011年第4期15-15,共1页
在长达40亿年的前寒武纪,有两件事特别重要:其一是太古代末陆壳的集中产生.其二就是24.5亿年前大气的氧化。大气中氧气的出现与光合释氧生物蓝藻的产生和火山喷发气体组份的改变密不可分。最近,研究者利用一个火山排气模型,发现...
关键词:地壳形成 氧化 事件 触发 火山喷发 前寒武纪 气体组份 大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