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纽

作品数:71被引量:11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黄仁瑄张其昀马坤马坤雍淑凤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扬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宁夏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方言》舌齿音声纽流转关系研究
《励耘语言学刊》2023年第2期165-185,共21页杨艳惠 
《新方言》反映的古今语词流转,特别是在后代方言中的各种复杂表现,反映了章太炎古音学主张和背后的理念。本文通过舌齿音声纽流转具体例子的分析,讨论章太炎关于舌音与齿音关系的意见。实际材料反映他主张古有精组、章组音。因为他不...
关键词:章太炎 《新方言》 古音 舌齿音 音转 
论“午”与“五”的关系及相关问题——与何大安先生商榷
《南开语言学刊》2021年第2期133-141,共9页马坤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8CYY032);教育部社科青年项目(18YJC740100)的中期成果。
何大安针对白一平和沙加尔的上古音拟音系统提出了六项批评,本文着眼于其中第四点“午AND五NOT HOMOPHONOUS”,主要讨论以下问题:1)“午”“五”不同源;2)声符“午”“五”在先秦文献中的接触差异;3)何先生对段注校勘的误解;4)疑纽离析...
关键词:上古音构拟 声纽离析 “午” “御” 校勘 
论声转说之产生及推阐
《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3期59-71,共13页马坤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61批面上资助(2017M610560);"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创新资助"(CTWX2016BS033)
以往学者关于声转的讨论主要限于戴震的"转语二十章",对其产生条件以及后来学者的改进鲜有论述。本文联系戴震、钱大昕、章太炎、黄侃等学者的相关研究,勾勒出该理论产生和发展的脉络。我们认为,声转说有其独特的关涉对象和研究方法,它...
关键词:声转 转语 古声纽 古本音 
论章太炎的古声纽研究被引量:1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80-84,共5页许良越 
四川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数据库方法的<文始>研究"(SC14B111)
清末民初的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为清代古音学研究之集大成者,不仅在上古韵部研究上贡献卓著,而且在上古声纽研究方面也创获良多。章氏的上古声纽研究,在承袭钱大昕古无轻唇音、古无舌上音结论的基础之上,根据典籍文献语言用例及个人的审...
关键词:章太炎 声纽 上古音 音韵学 声母系统 声转关系 
湘潭方言声母与中古音声纽比较研究
《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92-96,共5页印有家 
湘潭方言是新湘语的代表方言,语音特点非常鲜明。湘潭方言的声母从古到今分分合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里分别从湘潭话与中古音出发对湘潭方言声母与中古音声纽进行比较,厘清湘潭方言声母的来源,找出从中古音声纽到湘潭方言声母的发展...
关键词:新湘语 声母 湘潭方言 中古音 
再议钱大昕之“声转说”
《学习月刊》2015年第6期25-25,共1页马坤 王苗 
2013及2014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的资助(项目编号分别为:2013111010204和2014111010207)
现代学者对于钱大昕的"声随义转"之说基本持否定态度,但梳理钱氏的相关论述,我们发现其声转理论导源于戴震,对声母和韵部转换都有严格限制,而非任意可通,体现了钱氏对于汉儒声训传统的认识,在清代是具有进步性的。乾嘉学者对于古韵的...
关键词:韵部 通转 声训 现代学者 声纽 乾嘉 进步性 汉语音韵 合韵 若膺 
邹汉勋论“喻当并匣”说被引量:1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104-107,共4页尹喜清 刘衍永 
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项目"汉语言文字学"资助
邹汉勋《五均论》集中体现了他的音韵学成就。在该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个古声二十纽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邹氏有一个论断就是"喻当归匣"说。在声纽流变的思想认识下,邹汉勋分析《广韵》的反切上字,并以《诗经》双声、谐声、声训、方言等材...
关键词:邹汉勋 《五均论》 二十声纽 喻当并匣 
岳阳方言声母与中古音声纽比较研究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年第5期75-78,共4页印有家 
岳阳方言声母很有特色。通过从岳阳方言与中古音出发对岳阳方言声母与中古音声纽进行的比较,厘清了岳阳方言声母的来源,找出了从中古音声纽到岳阳方言声母的发展变化规律。
关键词:声母 岳阳方言 中古音 比较 
《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解析
《汉字文化》2014年第5期22-29,共8页刘俊一 
《玉篇》之末附载的唐代沙门神珙《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序》;第二部分是"五音之图",即以"宫、商、徵、羽、角"命名的五个圆图;第三部分,是以"真整正隻"和"盈引胫怿"为开头字的两个方图(见附录)。
关键词:神珙 九弄 傍纽 《玉篇》 正纽 被切字 《广韵》 调四声谱 声纽 切语 
民国时期对上古牙喉音声纽的研究被引量:2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2年第6期88-91,共4页乔秋颖 王任赵 
江苏省政府规划指导项目<民国时期的古音学研究>(08YYD013)
民国时期不少学者对上古喉牙音进行研究,在声母类别的认识上,有晓匣归见溪群、群纽归见或溪、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等学说;喻母的上古来源和音值更成为这一时期牙喉音研究的焦点。在喻母上古音值的构拟上,存在较明显的分歧。
关键词:民国时期 上古牙喉音 喻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