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韵

作品数:184被引量:17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忠华罗江文吕胜男陈鸿儒张道俊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理工大学北京大学闽南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紫砂艺术作品《六方合韵壶》的抟制技巧和吉祥内涵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年第4期178-178,共1页范朝新 
紫砂方器在紫砂艺术造型之中具有着特殊的位置,在行业内有着“一方抵十圆”的说法,再结合其他的一些元素融合,更加的具有象征意义。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艺术作品《六方合韵壶》,我们能够看到作者在抟制过程之中非常的注重和谐度的统一...
关键词:宜兴紫砂 六方合韵壶 抟制技巧 吉祥内涵 
【“干年一脉大地辉煌”连载之一】天津:城水合韵 流通古今
《人民画报》2023年第12期86-93,共8页
汩汩运河水,载着历史的记忆一路向北,在渤海之西、燕山之南,滋润了一座城市的崛起,它就是有着“九河下梢”“河海要冲”之称的天津。这座城市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是中国北方一颗璀璨的明珠。大运河贯穿天津城乡版图,在整个的大运...
关键词:科技进步 运河水 港口城市 九河下梢 大运河 文化振兴 天津特色 
论段玉裁认定诗韵“古合韵”的原则与方法被引量:1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26-44,共19页刘忠华 
基于古本音与古合韵的本质特点及差异,段玉裁对古本音和古合韵的认定分别采取了根据押韵次数、参考谐声系列中其他押韵字或同韵(同部)字以及古音材料等办法。押韵次数原则只对多次押韵的字有效,在押韵次数少的情况下,则坚持押韵与古音...
关键词:段玉裁 古音研究 本音 合韵 异部押韵 谐声 同韵 今韵上推 
沈乘麐的《韵学骊珠》和曲韵理论
《艺术百家》2023年第1期85-93,共9页俞为民 
201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和国别史研究专项“曲韵研究”(项目编号:19VJX148)阶段性成果之一。
沈乘麐精于度曲,因此,他的《韵学骊珠》专为度曲演唱而作:一是在每一韵目后标明收音方式;二是小韵前皆注明发声部位和出音方式,在同一声调内的小韵还按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分为七类,每一类又分为22种不同的出音方式。这...
关键词:《韵学骊珠》 曲韵谱 度曲演唱 南北曲合韵谱 发声理论 
广府民歌腔词风格特色探析被引量:1
《民族音乐》2022年第1期66-69,共4页肖楠楠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0年度岭南文化项目《语言音乐学视域下岭南汉族民歌腔词关系研究》成果,项目级别:省级,项目编号:GD20LN08;2019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科研项目《广东民歌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中的创新性传播研究》成果,项目级别:校级,项目编号:299-GK19G103。
民歌是音乐与文学相结合的综合品种,语言在民歌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音色价值,只有深入解析唱词音韵,才能正确阐释各地民歌的音乐价值。广东被称为"汉语方言的宝库",包含了全国7种方言中的3种,即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广府民歌歌词语...
关键词:客家方言 闽方言 粤方言 合韵 方言土语 汉语方言 押韵 综合品种 
扬雄赋用韵考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年第4期85-89,101,共6页李玉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赋论整理研究”(19ZDA249)。
扬雄是西汉重要的辞赋家,其创作上承屈原、司马相如,下启班固、张衡等汉赋大家,处于两汉承替之际,其赋作具有重要的转折与开新意义。扬雄赋用韵特征鲜明,所用韵部丰富,几乎囊括了所有韵部,且赋中阴声韵使用最多,共计706次,阳声韵次之510...
关键词:扬雄赋 用韵 合韵 韵例类型 
《诗经》用韵的数理统计分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70-82,共13页魏鸿钧 
传统的古韵学者凭主观经验和例证法将《诗经》分成30部,虽分出了韵部,但一是对“合韵”的看法标准不一;二是30个韵部之间的阴入及旁转关系分不出亲疏远近。依数理统计法重新检视了《诗经》的用韵,并讨论了“脂微”“质物月”“冬东”“...
关键词:《诗经》 上古韵部 合韵 数理统计 
段玉裁的古音体系及其对方音的态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34-43,共10页乔全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近代汉语方言文献集成”(10ZD&122);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创新团队“晋方言保护传承与服务开发”(2019年度经费);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1110011042)。
段玉裁古音体系体大思精,《六书音均表》即是段氏潜心商订的古音学力作,形成了段氏古音学的完整体系,但是书中几乎不提方言,而是用合韵说解释异部相押。事实上,段氏并非没有方音观念,其拒斥方音完全是出于维护同质性理想化古音体系的考...
关键词:音韵学 古音学研究 段玉裁 古音体系 方音 合韵说 《六书音均表》 
上古“幽侯鱼歌”四部的合韵关系及其演变被引量:2
《殷都学刊》2020年第1期105-109,共5页魏鸿钧 
上古歌部一、二等字由ai到a,影响所及,带动了两汉以下的链移音变:一是鱼部一、三等字“a音o化”同侯部字接触;二是侯部一等字进一步高化(o>u),转与幽部字相押;三是幽部一、二、四等字u元音前显裂化为复元音ou,再音变为au,并入宵部。由...
关键词:上古韵部 例外押韵 元音链移 音韵层次 
周秦至隋诗歌韵类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评析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年第2期47-53,共7页魏鸿钧 
上古到中古的韵类研究,向来着重于《诗经》韵部的分类、音值拟测,进而排列《诗经》和中古韵书、韵图的语音对应演变关系。随着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从各个时期的诗人用韵来架构多平面串连的汉语语音史。同时,也注意到部分合韵可能代...
关键词:诗歌押韵 上古音 合韵 数理统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