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

作品数:312被引量:8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洪峰张韬王卫民丛文俊刘曦林更多>>
相关机构:曲阜师范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历史地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代上方大篆官印研究被引量:1
《满语研究》2023年第2期40-51,共12页梁爽 
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VJX019)。
上方大篆是行用于清代官印中的一种笔画盘叠的篆体。有清一代,九叠篆—上方大篆印制以明制为蓝本创建,印文样式并非一成不变,根据满文印文的演变,可将其划分为三期,此三期呈现的不同官印规制特征映射出清融合发展明制的模式:先机械照搬...
关键词:九叠篆 上方大篆 满文篆字 清代文化 
礼乐文化视角下的西周金文书法
《书法赏评》2023年第2期5-7,共3页彭娇娇 
殷商时期的人有崇拜图腾和祖先的情结,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西周人的精神内核已转向实现“人道”与“天道”的和谐。周天子制定了一套礼乐等级制度,在礼乐文化与农业生产的双重影响下,西周金文书法为王室的精美装饰提供了更高的追求...
关键词:西周金文 礼乐文化 大篆 篆引 
石鼓文“御”字释读
《汉字文化》2021年第9期79-81,共3页缪煜清 
石鼓文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文字内容也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石鼓文中的第一个字■一般解为“吾”。通过考证与分析,笔者认为解作“御”可能较为合理,表示驾御的意思。
关键词:石鼓文 御字 驭字 吾字 大篆 
游走于大篆与狂草之间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20年第8期200-203,共4页王卫民 
艺术家的创作都是有倾向的,书法家依然。如张芝擅长草书,钟繇擅长楷书,王羲之楷、行、草兼善等。我在书法创作上主要以大篆和狂草为主。我们知道,草书可分为章草、小草和大草(狂草),前两者都在王羲之时代已经演化完成,而狂草则一直延至...
关键词:狂草 张芝 怀素 钟繇 大篆 章草 草书 书法创作 
孙杰
《喜剧世界(下)》2018年第4期64-64,共1页
1937年生于陕西省白水县仓颉故里。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绘画、书法、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画以墨竹驰名,书法以大篆见长,诗词得古体精要。
关键词:中国 白水县 书法 古体 诗词 绘画 大篆 故里 
北京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者——窦德盛
《南方企业家》2016年第4期122-123,共2页
艺术家简介:窦德盛中国大篆文化传承人;中国大篆文化研究院院长;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促进会副会长。奥运会图标设计者,奥运会国礼赠送者,英国伦敦奥运会邮票设计者。他们,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历史中走来,艺术造诣精湛,从容自信,举重若...
关键词:大篆书法 秦诏版 文化传承人 书画艺术 促进会 北京奥组委 
甲骨文与金文
《中国书法》2015年第13期114-121,共8页高兴全 
国博Y0711武丁时期骨质字涂朱长32.2cm宽19.8cm正面(1)癸酉卜,贞:旬亡。王二曰:王曰:(艅),(有),(有)梦。五日丁丑王中丁(蹶)(仄)在(庭)阜。十月(2)己卯,媚、子黄入,宜羌十。(3)癸未卜,贞:旬亡。王曰:,乃(兹)(有),六日戊子,子。一月(4)...
关键词:契刻 龟甲 笔画 补阴药 殷墟文字 甲骨文 文字演变 大篆 金文 
心系翰墨一片丹 情牵大篆写芬芳——记著名的商周钟鼎文大篆书法家丁伯奎教授
《海峡科技与产业》2015年第1期124-128,F0003,共6页刘岩松 张琼 舒鹏 
题记:我爱古代金文,坚持不懈,自得其乐。时光一久,慢慢走入古代一个琳琅满目的艺术之城大街小巷,热闹而秩序井然。人生苦短,常常又陷入无知而沾沾自喜。我愿恭恭敬敬地把余年献给金文大篆书法,传承下去,尽点微力,由衷高兴。
关键词:丁伯奎 艺术之城 我爱 商周 人生苦短 微力 艺术顾问 金石书画 书法美 张仃 
容庚先生的鳥書研究被引量:1
《甲骨文与殷商史》2014年第1期383-393,共11页陳英傑 
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兩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綜合整理與研究”(12CYY034);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東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與東周社會研究”(12YJA740008);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北京市教育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畫重點項目“兩周金文異體字研究”(SZ201210028016)的階段性成果
據《説文解字·敘》,秦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隸書。新莽時有六書:一曰古文,孔子壁中書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三曰篆書,即小篆;四曰佐書,即秦隸書;五曰繆篆,所以摹印也;...
关键词:研究 異者 八體 文解 文字 小篆 書勢 大篆 鳥書 名稱 
石鼓春秋
《中国书法》2014年第11X期26-27,共2页
石鼓又称陈仓石鼓,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第一古物"。石鼓于唐贞观元年(627)发现于陈仓境内的陈仓山(今宝鸡市石鼓山)。石鼓大小不等共十枚,形似鼓而上细下粗顶微圆(实为碣状),十枚花岗岩材质的石鼓每个重约一吨,在石鼓上面都凿有四言诗一首...
关键词:石鼓 石鼓文 大篆 褚遂良 欧阳询 虞世南 陈仓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