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意义

作品数:120被引量:34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许文燮宋妮娜杜军保杨志华程友琴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病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核受体功能及其在银屑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24年第11期2160-2165,共6页李畅 姜婷婷 汪南平 校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No.82230012);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No.22ZR1418800)。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化异常、免疫细胞的浸润以及微血管新生。这些病理特征共同作用,导致银屑病的典型皮肤表现,如红斑、鳞屑和搔痒。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构...
关键词:银屑病 核受体 基因表达 转录活性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氧化产物4-羟基壬烯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江苏农业科学》2021年第19期57-64,共8页马晶晶 孙冲 张牧焓 耿志明 王道营 徐为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901716、31671877);国家现代农业(肉鸡)产业体系建设专项(编号:CARS-4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BK20171324);江苏省科技计划(编号:XZ-SZ2019)。
4-羟基壬烯醛(HNE)是ω-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的氧化产物,研究表明HNE具有生理和病理学作用,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HNE的形成机制、形态分布、代谢、病理和生理学意义、检测方法、安全问题等进行综述,并对提升食品营养...
关键词:4-羟基壬烯醛 ω-6多不饱和脂肪酸 氧化 HNE形成机制 病理学意义 生理学意义 HNE检测 
醛代谢紊乱的病理生理学意义被引量:4
《生理科学进展》2021年第1期49-54,共6页薛丽 秦丹丹 梁燕 吴文晓 陈玉国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12700,2017YFC0908700,2017YFC0908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30059,81772036,81873950,81671951);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2018FY100600);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建设工程专项经费(tspd20181220);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建设工程专项经费(tsqn20161065);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2019GSF108131,2019GSF108075,2017GSF218040)资助课题。
内源性活性醛可影响细胞生长、存活、代谢、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生理病理学反应,引发“醛损伤”,进而参与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等多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醛代谢紊乱与疾病关系的相关现状进行综述,有利于拓展对疾病发...
关键词:内源性活性醛 疾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触发因素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分析被引量:1
《智慧健康》2020年第15期47-48,共2页曹秀丽 
同型半胱氨酸被视为心血管疾病及其他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同型半胱氨酸是蛋氨酸经过多步骤生物合成,并由转硫基、甲基化等途径重新生成蛋氨酸。同型半胱氨酸过高在机体中所形成的的一种状态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主要与同型半胱氨酸代...
关键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触发因素 病理生理学意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被引量:9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9年第2期117-120,共4页王淑珍 王洪生 王立志 李英杰 
在过去的10年中,同型半胱氨酸(Hcy)被认为是心血管病及许多其他疾病明确的危险因素。Hcy由蛋氨酸通过多种步骤生物合成而来,再通过甲基化和转硫基途径重新生成蛋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机体内Hcy过高的一种状态,其主要原因是...
关键词: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病理生理学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对肾功能的调节及其在盐敏感性高血压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被引量:4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7年第11期1014-1018,共5页Dewan S.A.Majid 练桂丽(译) 叶鹏(审校) 
体内和体外研究显示,一氧化氮和超氧阴离子(O_2^-)相互作用,调节肾小管钠离子(Na^+)重吸收,以维持肾Na^+排泄。O_2^-与一氧化氮反应生成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所以组织中O_2^-维持在最低水平。一般认为ONOO^-是体内一种与许多病理...
关键词:过氧亚硝基阴离子 肾脏保护 盐敏感性高血压 
基于食管高分辨率测压的食管高幅蠕动收缩患者的临床特点与病理生理学意义被引量:2
《中华消化杂志》2016年第5期313-318,共6页王琨 段丽萍 夏志伟 徐志洁 葛颖 
目的分析存在食管高幅蠕动收缩患者的临床特点、食管动力特点和病理生理学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因上消化道症状进行食管高分辨率测压(HRM)的543例患者,纳入其中存在食管高幅蠕动收缩的患者。另纳入同期健康志愿...
关键词:食管 蠕动 测压法 病理学 临床 
TRPV1在胃肠道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被引量:4
《医学综述》2008年第23期3551-3552,共2页杨小军 侯晓华 
TRPV1主要表达在初级传入感觉神经元上,是一种非选择性的阳离子通道。TRPV1可探测和整合炎症和热刺激信号,并转化为动作电位,并传至中枢形成痛觉。在胃肠道及相应背根神经节,TRPV1也有广泛分布。目前,已有诸多证据表明TRPV1可参与胃肠...
关键词:TRPV1 运动 感觉 功能性胃肠病 
慢性吗啡处理小鼠海马胞外腺苷含量的改变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中国药理通讯》2008年第3期22-23,共2页卢刚 刘景根 
以吗啡为代表的阿片类药物是临床上治疗中重度疼痛的首选药,但是由于其严重的成瘾性,大大限制了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目前认为,阿片类药物的长期使用,会导致脑内多个脑区代谢,形态和功能的改变。海马是参与空间学习与记忆的关...
关键词:慢性吗啡处理 海马组织 生理学意义 阿片类药物 病理 腺苷 小鼠 神经递质系统 
邪毒致瘀在急性传染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及活血化瘀法应用的探讨被引量:3
《世界中医药》2008年第1期10-14,共5页王毅 聂广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急性传染病等领域的关注,广大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我们论述了邪毒的特征及致瘀机理,对邪毒致瘀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由此揭示邪毒致瘀在急性传染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关键词:邪毒致瘀 活血化瘀法 急性传染病/中医药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