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主题

作品数:39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罗云锋袁行霈陈雪朱艳阳全华凌更多>>
相关机构:吉首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文学教育》《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技信息》《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浅析魏晋文学中的生死主题
《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11期86-89,共4页曾鹏瑞 
魏晋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面对死亡的无处不在、生命的脆弱、命运的无常、政治的黑暗和混乱、个体的无能为力,这一时期的文人是如何反应得的呢?是直面血淋淋的死亡还是与邪恶势力妥协?是纵情酒乐山水还是坚持遥不可及的理想?由此诞生...
关键词:魏晋文学 生死 玄学 
“魏晋风流”的内在张力——魏晋文学中的生死主题被引量:1
《大众文艺(学术版)》2009年第3期115-116,共2页赵龙 
魏晋文学中有关生命的诗文大多具有深沉的感情色彩,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冲击力,表面的悲观颓废是对生命的强烈执着和对死亡的无比忧惧;表面的贪图享乐、及时行乐其实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人生的极力追求。同时生命问题对于士人的心灵尤有影...
关键词:生死主题 魏晋文学 制约影响 阮籍 
人生如寄:中国文学“生死”主题的新变及价值倾向被引量:1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11-15,共5页刘南平 张鹏 
文章从汉末魏晋诗歌“生死”主题的艺术表现新变出朝露、浮萍两意象和殇子、游子两主题的现象入手,从哲学的、语源的、情感逻辑序列及历史背景等方面,探析这一新变与汉末魏晋文人的生死断言———“人生如寄”之命题的逻辑关联,从而展...
关键词:人生如寄 “生死”主题 新变 价值倾向 文学 中国 
一个执著的艺术探索者──薛涛儿童文学创作论
《当代作家评论》1998年第4期100-104,114,共6页周晓波 
一个执著的艺术探索者薛涛儿童文学创作论周晓波第一次注意到薛涛的作品是在1996年秋季,那时候我为《儿童文学选刊》的“近期所见佳作”专栏写稿,浏览了许多少儿报刊的作品。《儿童文学》1996年第九期上打头的“文学佳作”薛...
关键词:儿童文学创作 艺术探索 小说创作 微型小说 少年小说 百分之九十九 生死主题 哲学命题 少年儿童读者 叙事方法 
生与死的文学思考被引量:2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1997年第1期43-44,共2页孟修祥 
生与死的文学思考①孟修祥文学中有许多永恒的主题,诸如爱、死亡等等。其实,爱与死亡相比,还算不上永恒的主题。人们有时会厌倦爱,摆脱爱,但有谁摆脱过死亡呢?人总是要死的事实,自然使文学艺术家常常痛感于心,王羲之说:“死生...
关键词:生与死 中国文学 死亡意识 生命意识 生死主题 爱情悲剧 陀思妥耶夫斯基 莎士比亚悲剧 《罗密欧与朱丽叶》 陶渊明 
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生死主题被引量:3
《云南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113-118,37,共7页王立 
死亡是一个永恒的存在,有如人的生命有限这一事实是永恒真理一样。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从古神话“不死药”的传说,到《诗经》祭祀诗对生命延续的企求和对未来的关注期待,从以孔子、庄子为代表的先秦哲人们对生的强调重视与对死的关注忧伤...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生命意识 主题 魏晋玄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 价值实现 《诗经》 生命延续 祭祀诗 古神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