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共同体

作品数:222被引量:417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李志萌盛方富李丹胡鞍钢沈若萌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生态文明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文明意蕴被引量: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33-40,共8页赵爱霞 左路平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2ZDA076)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议有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意蕴,其思想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等。从问题导向的视角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着鲜明的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 生态正义 生态共同体 
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高质量转化的思考——基于生态共同体视角的分析被引量:2
《三晋基层治理》2023年第5期74-79,共6页李玲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LLXC08YB)。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既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解读,又是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指导。生态共同体作为共同体思想在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内在价值目标,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践归宿,以有机整体的...
关键词:生态共同体 “两山”理论 高质量转化 生态文明 
人类文明样态历史演进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思想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13-22,共10页陆雪飞 张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BKS007)的阶段研究成果。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所阐释的“人与自然的感性对象性关系”的逻辑延续和当代表达,为世界工业文明转型及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目前,我国正积极地开启出一种新文明类型(超越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可能性,促进全球生...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生态文明 生态共同体 数字资本 
“四个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向度与价值被引量:22
《探索》2023年第1期1-13,共13页王雨辰 彭奕为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一般项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人类生态文明思想的革命及其当代价值研究”(2022JZDZ019);项目负责人:王雨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创新课题“构建‘人类气候命运共同体’”(202310202),项目负责人:彭奕为。
伴随着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所揭示的生态整体规律和对危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的反思,形成了伦理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共同体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是割裂还是坚持自然观与历史观的辩证关系。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生态共同体理念 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全球生态治理 
生态共同体视阈下“天人合一”再解读——兼论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生态文明建设被引量:2
《民族学刊》2022年第10期53-59,135,共8页甘娜 张倩 段琳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视阈下川滇藏交界地带特色藏族村寨建设研究”(18BMZ073);四川师范大学中华文化与西南区域文明互动研究中心项目“新时代红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以四川省涉藏州县为例”(HDZX202106)阶段性成果。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追求个体自身和谐、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倡导的“和”文化契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生态保护精神的积极引导下,川...
关键词:生态共同体 天人合一 川滇藏交界地带涉藏州县 
生态理性的价值关切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被引量:17
《哲学动态》2022年第7期5-15,127,共12页袁祖社 王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原创性贡献与世界意义研究”(编号20&ZD026);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发展合理性与优良‘人性生态’境界的达成——基于制度理性与美好生活内在耦合的价值逻辑”(编号2019C009)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促使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人类文明的整体性,倒逼人们重新观照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全球性生态危机不断加剧和升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由此引发了普遍意义上的“生态理性”意识的觉醒、“...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型社会 生态共同体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后疫情时代中外携手共建生态共同体——第15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第4届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综述被引量:2
《鄱阳湖学刊》2022年第3期118-123,128,共7页柯进华 林虹雨 王宁 
浙江树人学院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关于后疫情时代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探讨正持续成为全球热点。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是自然对人类提出的严重警告或报复。从生态文明的高度系统深入地反思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推进人与自然、人...
关键词:生产生活方式 生态文明 生态共同体 绿色转型 全球生态 人与自然 全球热点 生态变革 
论构建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理论渊源、基本内涵和价值意蕴被引量:11
《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41-49,共9页李艳庆 张磊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重大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中国特色民族学基本理论与话语体系研究”(19VXK04)。
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点,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构建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要素和动力是全国56个民族,核心和主线是增进共同性。其在“国家-民族”关系上,体现为各民族共同维护统一完整的国家观念、共同铸牢中华民...
关键词: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 共生发展 生态文明 
论生态共同体话语与生态文明理论建构的两条路径被引量:5
《云梦学刊》2021年第5期83-94,共12页王雨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研究”(17AKS017);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自选项目“国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中宣办发[2015]49号)。
生态科学等自然科学的兴起,形成了人与自然构成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的伦理话语和历史唯物主义话语的生态共同体思想。前者脱离历史观,抽象地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从抽象的生态价值观的维度探讨生态危机的根源与解决途径;后...
关键词:生态共同体 伦理话语 历史唯物主义话语 生态文明理论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的理论逻辑被引量:1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12-17,共6页饶旭鹏 陈栋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西北地区生态文明的困境与对策研究”(20YJAZH065);兰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甘肃社会突发公共事件应对管理研究”(20ZZ21)。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即吸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生态治理经验。立足于中国生...
关键词:习近平 生态文明思想 理论逻辑 生态共同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