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技术

作品数:1053被引量:2096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秦书生吴志强甄霖吕燕包庆德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东北大学天津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中建筑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绿色居住建筑的生态技术探讨与实践——以利海·世纪绿洲花园三期B区为例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16年第9期41-44,共4页刘宏成 向俊米 徐峰 
湖南省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产学研综创新平台资助项目(编号:2012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51508035)
该文从绿色建筑技术应用的最优效益出发,以利海·世纪绿洲花园三期B区为例探讨了夏热冬冷地区住宅项目如何实践绿色建筑的各项要求。本项目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以《湖南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为依据,结合全程模拟优化,筛选了适应场地气候...
关键词:夏热冬冷地区 二星级绿色建筑 遮阳设计 地下室自然采光通风 
适应性生态技术在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中的应用被引量:6
《华中建筑》2010年第9期41-44,共4页王海松 臧子悦 
该文对工业遗产建筑适应性改造中的生态策略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对"适应性"的理解。根据"适应性"的生态策略梳理了适用于工业遗产建筑改造的生态技术,并通过实际案例来阐述这些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工业遗产建筑改造 适应性技术 生态技术 
畲族传统民居的被动式生态性研究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0年第6期164-166,共3页柳晓杰 周红燕 施建 
浙江景宁畲族传统民居的营建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形成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和文化特征的营造经验,蕴含着巨大的生态潜能。该文重点在于研究当地常年累积下来的传统建造技术和传统建筑材料,提取其潜在的生态经验。研究中不局限于传统民居具...
关键词:畲族传统民居 被动式 生态技术 
湘中腹地晚清大屋民居平面形制、生态技术及装饰艺术解析被引量:7
《华中建筑》2008年第4期74-78,共5页曾娟 
湘中腹地娄底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19世纪末大屋民居。现存实例包括曾国藩故居富厚堂①,多座茶商民居及若干民居大屋。该文以湘中大屋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掌握第一手测绘资料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阅读,对其进行专题研究。从建筑学、历史学...
关键词:大屋 民居 生态 装饰 
浅谈建筑外窗的发展和革新被引量:1
《华中建筑》2007年第8期50-52,共3页张馨 
窗在建筑设计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要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的需求,也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最初的窗只是墙上通风采光的"洞",但随着现代建筑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新型材料的发明和结构的更新,使得窗在形式和功能等方面都发生了重...
关键词: 发展 生态技术 
绿洲建筑学若干关键问题研究——西北绿洲地区生土聚落变迁研究与生态技术优化对策被引量:5
《华中建筑》2007年第1期112-114,共3页岳邦瑞 王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重大科技项目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编号:ZX0511)
绿洲建筑学是以人居环境科学及绿洲学为理论指导,针对绿洲人居环境的突出矛盾——绿洲生态安全面临威胁,以寻找可持续发展的绿洲人居建设适宜模式为目的,并最终落实在地域性聚落营造体系和营造技术的一门学科,其总体研究框架包括研究内...
关键词:绿洲建筑学 绿洲聚落 人居环境科学 关键问题 
“皮+骨”——作为一种建构现象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05年第6期83-85,共3页许建和 
该文首先分析了“皮+骨”的历 史现象,结合现时的技术与艺术思想, 提出了当代“皮+骨”的基本特征,并 总结了这种建构现象的几种基本设计手 法。
关键词:“皮+骨”建构 生态技术 
燃池的困境与出路——对一种低技术采暖方式的分析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05年第3期34-35,共2页吕爱民 
燃池是一种在我国东北部分地区由传统民居中的“炕”发展演化而来的采暖设施,它以残碎的植物秸秆为燃料,通过厌氧阴燃提供热量,具有技术简单、成本低廉、舒适性好的特点。然而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这种生态的低技术采暖手段还是在几年前...
关键词:燃池 采暖 建筑节能 生态技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