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地

作品数:70被引量:42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范香花廖荣华郑丹丹黄静波余子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局资助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环境美学视角下生态旅游依恋的表现形式
《家具与室内装饰》2024年第12期126-131,共6页周冰 王超 杨芳绒 翟翠娟 李卓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22-ZDJH-00484);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242400411147)。
工业化进程加剧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掠夺,造成地方生态压力。环境美学为认识人地关系,解决生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本文以生态旅游地南澳岛为案例地,从游客审美的角度挖掘自然旅游地地方依恋的源流与表征,通过开发生态旅游地地方依恋的量表...
关键词:生态环境 地方依恋 环境美学 生态旅游地 
琅岐岛生态旅游地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4年第21期138-141,共4页郭佳钰 张桂玲 陈郁青 袁嘉颜 欧喆雨 李雲香 
2023年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310395062);2022年度福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2022-S-003)资助。
以福州市琅岐岛生态旅游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译1985年、1995年、2005年、2015年、2022年5个时期的遥感影像,获取不同时期琅岐岛生态旅游地土地利用分布图。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单一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分析琅岐岛生态旅游地的土地利用...
关键词:琅岐岛 生态旅游地 空间格局演变 驱动因素 土地利用 
基于行动者网络的生态旅游地多元主体冲突的演变及形成机制——以湖北省神农架为例被引量:1
《经济地理》2024年第7期214-222,共9页刘海朦 胡静 吕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CMZ033);华中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2023CXZZ026);中国旅游研究院(研究生)优奖计划基金资助课题;湖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招标项目(22HZJS07)。
文章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构建了生态旅游地多元主体冲突分析的理论框架,以湖北省神农架为案例地,运用质性分析方法解析了多元主体冲突的演变及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生态旅游地冲突是行动者网络构建过程中人类和非人类行动者利益失衡而...
关键词:生态旅游 旅游地冲突 行动者网络理论 冲突演变 形成机制 多元主体 
生态旅游地旅游者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以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为例被引量:2
《中国生态旅游》2024年第2期339-358,共20页罗文利 李冬花 蒋伟峰 彭家明 陆林 
安徽省高校协同创新项目(GXXT-2019-040,GXXT-2022-093)
追求幸福感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随着生态环境在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中的权重不断提高,关注生态旅游地旅游者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幸福感的相关研究较少涉及生态旅游和生态旅游者。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以世界...
关键词: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者 幸福感 影响因素 作用路径 国家公园 武夷山风景名胜区 
乡村生态旅游地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效应研究--以六盘水市妥乐村为例
《沈阳文旅》2024年第2期76-78,共3页刘连 付林江 袁红丽 张小娜 张祝英 袁廷婷 
2022年贵州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六盘水市乡村生态旅游地生态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S202210977166。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其内容与乡村自然环境、田园生活、农业活动等密切相关。在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1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赋予了乡村旅游新的发展契机和更艰难的使命担当。乡村旅游开发规...
关键词:乡村旅游开发 乡村振兴战略 生态旅游活动 人力资源 生态保护 乡村生态旅游 田园生活 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地空间正义性测度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基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甲子村村民的感知视角
《旅游研究》2023年第5期16-29,共14页李宁 王维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旅游开发影响下乡村旅游目的地的空间正义性研究:地役权视角”(42061029)。
近年来,学界对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及社区补偿效应的关注,已触及生态旅游地空间正义性的价值评判议题,但目前鲜见系统量化测度研究成果。文章基于列斐伏尔的“社会空间”、弗雷泽的社会正义尺度理论以及生态旅游地的社区补偿实践、原住...
关键词:生态旅游地 空间正义性测度 原住民感知 社会正义理论 玉龙雪山景区 
跨文化视角下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与社会构建——以千岛湖生态功能区为例被引量:2
《旅游学刊》2023年第1期96-108,共13页郑羽蘅 赵磊 
浙江省软科学项目“浙江数字赋能‘美丽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C35004);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项目“‘未来乡村’建设对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与优化路径研究”(2022KYY002)共同资助。
在生态旅游国内市场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识别与分析国际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的需求与行为规律成为重要话题。文章基于跨文化视角,运用混合研究方法,在探寻国内外旅游者对我国生态旅游地视觉表征差异的基础上,建立了生态旅游地形象的社...
关键词:跨文化视角 生态旅游地 视觉表征 社会构建 生态功能区 
生态旅游地价值共创对游客消费意愿的溢出效应被引量:2
《商业经济研究》2022年第20期189-192,共4页林炜铃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农旅融合视角下特色小农茶叶产业链优化研究”(编号:CXZX2020041S);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后扶贫时代’森林旅游农户适应性提升研究”(编号:FJ2019C037)。
本文主要研究生态旅游地价值共创对游客消费意愿的溢出效应,即游客满意度、游客重游倾向以及旅游地地方认同三方面。研究表明,当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感知到较高的价值共创效益时,其消费意愿会随之提高,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游客满意度...
关键词:生态旅游地价值共创 消费意愿 满意度 重游倾向 地方认同 
边疆生态旅游地游客空间感知与地方想象研究——以内蒙古额济纳绿洲为例被引量:5
《干旱区地理》2022年第4期1302-1312,共11页代兰海 薛东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1100101);甘肃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2021YB114);2020年度甘肃省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20ZC01)资助。
旅游地感知是旅游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游客空间感知与地方想象研究对推动边疆生态旅游地品牌化建设,促进边疆“去边缘化”和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额济纳绿洲为例,综合集成内容分析法、社...
关键词:边疆生态旅游地 空间感知 地方想象 地方性 额济纳绿洲 
一图畅游“浙”里绿景
《今日浙江》2021年第21期54-55,共2页朱智翔 黄冠中 
人水和谐的湿地公园,景秀业兴的美丽乡村,“绿意浓浓”的文化场馆……近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以深入推进“三为”专题实践活动为载体,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围绕群众日益高涨的旅游文化需求,创新推出了浙江省“生态旅游地图”,推荐2l处生...
关键词:生态旅游地 美丽乡村 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 湿地公园 电子地图 人水和谐 绿水青山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