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应

作品数:2597被引量:25097H指数:6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周青任志远毕银丽崔保山刘世梁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智慧城市建设的生态效应评估——基于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科学与管理》2025年第2期94-102,共9页梁新龙 郭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373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803086)。
数字经济时代,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克服集聚经济的负外部性,产生良好的生态效应。基于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建设名单,运用准自然实验的研究手段,旨在评估智慧城市建设的生态效应及异质性,并探讨其间的作用机制。...
关键词:智慧城市 生态效应 政策评估 双重差分模型 
人工智能技术在互花米草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应用展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25年第3期91-94,共4页杨雨顺 钦佩 刘均忠 钦治 柏建东 刘祥 陈大胜 
在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双重视角下,保护生物多样性,深入研究和开发生物资源,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滨海生物多样性研究中,互花米草备受瞩目。作为重要的植物资源,能够产生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粗放的治理无法取得长久的效果,“米...
关键词:人工智能 互花米草 数字经济 生态效应 产业赋能 
2000—2020年内蒙古高原国土空间演化生态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025年第6期2968-2984,共17页魏伟 王雅宁 尹力 余侃华 薄立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471304,5227804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3YJA630003);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FB794)。
科学认知国土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的关联作用和驱动机制,有利于构建“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农牧用地布局结构明显优化,城镇集中集聚集约成效凸显”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利用转换矩阵、InVEST模型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 内蒙古高原 三区空间 生态系统服务 农牧空间 
网湖湿地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及其生态效应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49-59,共11页吴乐知 袁江龙 余石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09134);湖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D20142503);黄石社科联项目(2022z050)。
为了解网湖湿地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促进网湖湿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基于1980~2020年5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转移矩阵、景观指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等方法,对网湖湿地土地利用与景观...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 景观格局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网湖湿地 
用红色文化资源赋 能老区乡村振兴
《红土地》2025年第2期47-49,共3页 
乡村振兴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借助红色文化资源,在保护的基础上,发挥其独特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进一步发展红色旅游,促进老区乡村振兴?日前,宁德市周宁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对此展开调研。周宁县有红色文化遗存遗...
关键词:社会效益 红色旅游 乡村振兴 老区 红色文化资源 生态效应 
农业“水-能源-粮食”系统协同的生态效应
《生态经济》2025年第1期149-157,共9页卢召艳 黎红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南方灌区水权交易制度实施效果与优化研究”(22BJY178);湖南省水利科技重大项目“灌区服务粮食生产能力提升研究”(XSKJ2022068-29);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灌区水权制度改革的农户行为响应及其效应研究”(CX20230731)。
厘清农业“水—能源—粮食”系统协同的生态效应对于促进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中国2000—202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考察农业“水—能源—粮食”系统协同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而后构建中介效应模...
关键词:农业“水—能源—粮食”系统 协同 生态效应 
农地流转的生态效应:生态福利还是生态负担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5年第1期180-192,共13页李成 洪浩 钟昌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基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批准号:22&ZD11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统筹创新资源空间集聚需求与地区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及政策研究”(批准号:22AJY014)。
农地流转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重大制度创新,究竟为农业生态效率带来了“生态福利”,还是造成了“生态负担”,这一问题的回答对于实现中国农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研究依据要素资源错配理论框架,构建了农地流转对农业生态效率...
关键词:农地流转 农业生态效率 要素资源错配 土地规模经营 倒“U”形关系 
基于P-S-R模型的都市旅游区土地利用生态效应评价——以海口市滨海旅游区为例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6期649-655,共7页余中元 林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61041);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YF2016148);广东省驻帮镇扶村农村科技特派员重点派驻项目(KTP2021041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着来自多方的压力,对旅游用地生态效应进行评价迫在眉睫。以海口市滨海旅游区旅游用地为案例区域,利用P-S-R模型,选取经济压力、环境状态、人文响应指标,构建旅游用地生态效应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不同...
关键词:旅游用地 生态系统 健康评价 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产权保护的生态效应及其机制分析
《黑龙江社会科学》2024年第6期34-48,共15页朱琪 项紫微 王汉磊 
生态领域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点关注的领域,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的生态效应能够为我国提高污染治理水平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本文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出发,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设立为准自然实验,实证研究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城市环境污染水平的...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生态效应 城市创新 数字经济 金融科技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三生”空间演化特征与生态效应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24年第11期138-150,共13页段亚明 付景保 周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面源污染:特征、机理与政策模拟”(批准号:42377490),“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优化耦合机理与模拟调控”(批准号:42077449);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批准号:221100320200)。
“三生”空间演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可为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决策参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性基础工程,水源区生态环境稳定是保障水质的基础。为此,该研究立足生态系统服务视角,在开展南水...
关键词:“三生”空间 演化特征 生态效应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