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

作品数:2292被引量:3712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东梅方建群徐树雄史俊宏施国庆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经济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视野下生态移民村的现代化发展研究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24年第3期230-231,共2页王璐妍 何秋红 
河海大学2022年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选拔培育项目“个体化加速:数字时代新媒体与拆迁农民的城市融合研究”(422003500)。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 生态宜居 生态移民 乡风文明 产业兴旺 美丽宜居乡村 
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的生态服务价值研究被引量:5
《生态经济》2018年第7期167-173,共7页赵建林 董志洋 康德奎 王建礼 史中兴 陈天顺 汪杰 常兆丰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景电高扬程提灌工程生态功能价值及其补偿机制研究”
文章以景电工程为研究对象,将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划分为内部价值和外部价值,运用模型法和因子当量法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景电工程的内部生态服务价值为36.3×10^8元,是年总成本的25.0倍。外部生态服务价值为40.05×10^8元,是年...
关键词:灌区 生态系统 生态移民 生态服务价值 景电工程 
“生态”与“脱贫”并重的扶贫生态移民实践与思考——以贵州湄潭永兴镇为例被引量:8
《生态经济》2018年第2期134-139,共6页陈琛 顾雪莲 刘艳梅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基于经济人类学视角的西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永续发展问题研究”(16BMZ05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贵州黔东南民族地区小城镇的城市设计管控方法研究”(11NZYQN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精神家园重建的羌族聚落景观价值体系研究”(51108394)
贵州省生态环境脆弱,贫困人口集中,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恢复生态和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举措。文章以贵州省省级示范点之一的湄潭县永兴镇作为研究案例,斗等“生态”和“脱贫”作为双重目标,分析该镇在生态移民过程中的实施...
关键词:扶贫生态移民 生态 脱贫 贵州永兴镇 
生态保护获益方应给予的补偿分析与计算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17年第7期190-194,共5页张林洪 张超 胡德斌 曹建军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生态移民问题研究"(ZDZZD201409)
生态保护后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和改善,获益方应给予生态保护区的损失以补偿。获益方分别从生态保护中获得了水质质量等级提高、泥沙含量减少、土壤养分含量得到保持、水源得到良好的涵养等诸多益处,以获益方因生态保护获得的成本节约和...
关键词:生态移民 生态补偿 获益方 计算方法 
政策排斥视角下的牧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困境分析被引量:7
《生态经济》2017年第3期175-178,183,共5页乌静 
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牧区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研究"(2015C119);内蒙古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以需要为本的牧区生态移民养老保障政策优化研究"(NJZC16151)
通过对达茂旗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调查研究发现,牧区生态移民政策的排斥性是造成牧民移民后经济收入少、政治参与度低、社会融入难、文化堕距大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些适应困境,文章认为生态移民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牧区...
关键词:牧区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政策排斥 
少数民族牧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被引量:13
《生态经济》2015年第10期83-89,共7页史俊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边疆牧区生态移民生计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12CMZ027);2014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NJYT-14-B14)
基于农户可持续生计理论,以内蒙古包头市7个牧区生态移民安置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计转型背景下牧区生态移民生计困境。研究表明:生态移民呈现出冲击型脆弱性和结构型脆弱性,生态移民面临着较为复杂的生计转型困境,生态移民拥有较低的...
关键词:牧区生态移民 生计转型 生计困境 可持续发展 
新疆草原生态移民补偿机制的框架设计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14年第12期184-186,共3页张灵俐 李万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移民工程与新疆长治久安研究"(10XMZ0049)
机制设计的目的在于实现设计者的目标,怎样保证利益相关者或参与者与设计者的目标利益一致呢?发挥制度的激励效应是关键。本研究以新疆草原生态移民为例,提出了补偿机制设计的三个原则、三项标准,在此基础上对补偿机制的整体框架进行设...
关键词:新疆草原 生态移民 原则 标准 框架设计 
牧区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研究述评被引量:8
《生态经济》2014年第9期96-99,共4页任善英 朱广印 王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运用研究"(11BMZ06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研究"(10XJA840002)
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国内生态移民的研究。针对不同地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众多学者从生产、生活及文化适应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提高移民适应性的措施。但牧区生态移民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从发展的角度考虑,今后还需...
关键词:生态移民 社会适应 发展机制 
土地资源稀缺地区生态移民安置模式探讨——以贵州省为例被引量:22
《生态经济》2014年第1期66-69,82,共5页王永平 吴晓秋 黄海燕 周丕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移民与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研究--基于贵州世居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调研"(09XMZ043);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研究"(12ZD006)
文章探讨了生态移民安置模式的内涵、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了以贵州为代表的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面临的资源环境条件,提出了土地资源稀缺地区应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其他安置模式为补充"的移民思路,以及依托城...
关键词:资源约束 生态移民 安置模式 
三江源生态移民保险保障体系研究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13年第10期58-60,71,共4页苏薇 任善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江源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运用研究"(11BMZ060);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三江源生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的研究"(10XJA840002)阶段性成果
三江源有中华水塔之美誉,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主要的水源地。三江源生态系统的恶化会影响到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甚至会波及到日本、东南亚等地。因此,对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治理刻不容缓。移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途径。借鉴博...
关键词:三江源 生态移民 博弈 保障体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