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

作品数:635被引量:1148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炳方马新辉孙志禹戴如娟张文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水利部现代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水利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树立底线思维 强化水资源“三条红线” 控制指标刚性约束被引量:3
《中国水利》2016年第13期12-13,共2页顾洪 
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控制性要素。水资源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施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是进一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和严格保护,保障经济社会...
关键词:水资源可利用量 双控 资源合理开发 生态与环境 用水总量控制 用水定额 水资源论证 资源承载能力 刚性约束 区域水资源 
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要求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系统保障被引量:2
《中国水利》2009年第5期41-43,共3页秦大庸 王晓平 
国家创新群体基金项目(No50721006)
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水利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已经从以工程为主、为农业服务为主体的时代,逐步开始转入强调水管理、节水、水生态、水环境、法规等领域。水问题依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关键词:全面协调 系统保障 防洪减灾 生态与环境 
用新理念构建人水和谐新迁安被引量:1
《中国水利》2008年第15期63-64,共2页郑连合 赵英 韩玉荣 
迁安市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县级市,市域集中在滦河河谷盆地,面积20km^2,城市人口17万人。迁安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680mm.年最大蒸发量1400mm,冬春季节干燥多风,降雨主要...
关键词:防洪 水资源 生态与环境 
滦河迁安段综合治理浅析
《中国水利》2008年第9期49-50,共2页郑连合 王瑞玲 李文霞 
滦河作为河北省第二大河流,大部分河段都存在着防洪能力低以及严重的生态与环境问题,急需以一种全新的防洪理念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对维持河道行洪功能和生态修复与环境建设相结合的研究,提出了滦河迁安段综合治理的思路。
关键词:滦河 生态与环境 防洪 综合治理 
水电工程土石方施工的生态与环境保护被引量:2
《中国水利》2008年第8期30-32,共3页周厚贵 曹生荣 
加强水电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是事关工程建设成败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土石方工程是水电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高度重视土石方工程施工潜在的生态与环境问题。从宏观和微观角度对该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并以正在实施中的丹...
关键词:生态保护 环境保护 土石方施工 水电工程 
国外调水工程对生态与环境影响的研究与对策被引量:15
《中国水利》2008年第8期64-68,共5页刘莹 王冬梅 刘孝盈 于琪洋 徐慧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B04A08)
随着气候的改变,一些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化,洪涝、干旱等现象日趋严重,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与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甚至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许多国家通过兴建调水工程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解决这一问题。国外现有的跨流域调...
关键词:水资源 流域 调水工程 生态与环境 
引江济太调水试验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被引量:11
《中国水利》2008年第1期6-8,共3页吴浩云 
水利部科技创新项目(SCXC2002-09)。
太湖流域利用水利工程实施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既是流域治理和管理长期探索实践的结晶,又是新时期治太事业的新亮点;既是治理不断恶化的太湖流域河湖水生态系统必然要求,又是治太历史上一次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更体现了新时期维护河湖健...
关键词:太湖流域 引江济太 水生态与环境 
金州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被引量:1
《中国水利》2008年第1期47-48,共2页滕淼 刘军 
近几年,大连市金州区以辽宁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禹杯”竞赛为契机。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机制,不断寻求农田水利建设的新办法。丰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新内容,坚持人水和谐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全区以水利为重点...
关键词:农田水利 灌溉 生态与环境 
石羊河流域治理目标初析被引量:1
《中国水利》2007年第19期74-75,共2页马雁萍 
由于自然的、人为的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石羊河流域生态与环境恶化,给全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石羊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要针对不同区域的问题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措施,抓住主要矛盾,才能解决好治"本"的问题。
关键词:生态与环境 可持续发展 承载能力 
科学利用地下水努力改善生态与环境被引量:1
《中国水利》2007年第15期22-23,27,共3页陆桂华 
地下水资源既是重要的经济资源,也是一种消耗性的自然资源,超量开采极易引发地质灾害。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时期,如何协调好地下水开采与保护的矛盾,江苏省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可供类似地区地下水资源管理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 可持续利用 生态与环境 江苏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