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心主义

作品数:346被引量:93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胡志红王雨辰付成双马波王积龙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主义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权力技术反思动物伦理困境——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被引量:9
《浙江学刊》2021年第6期130-140,共11页汤明洁 
非人类动物在人类社会的处境与福柯所关注的边缘人群相似。在福柯对人类社会权力技术运行机制的考古学考察中,可以看到现有动物伦理的反思困境:以心智和道德地位差别为基础的物种主义动物福利论主张具有优越性的人以支配性的权力关照非...
关键词:物种主义 人本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权力技术 动物伦理 
大学生生态文明观教育中要避免两个误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的视角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年第2期75-78,93,共5页王宏兴 白薇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专项课题“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18VSJ006);安徽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绿色发展的价值根基初探”(AHSKQ2016B56);2018年安徽省高校思政课精品课程建设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安徽高校省级质量工程重大教研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课’教材·教学联动机理与优化路径之索解”(2018jyxm1308)。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具有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教育的丰富思想资源,比如关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实践是自然和社会对立统一的基础、资本逻辑对人和自然的双重压迫等原理。可以结合这些原理的教学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生态...
关键词:生态文明观教育 马克思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理论超越被引量:4
《江汉论坛》2020年第1期10-16,共7页陈金明 吴清华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自洽,置于中外文明的历史积淀,既充分汲取民本主义、人本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内核"与思想精华,又对其历史局限性和认识狭隘性进行思想突破与理论超越,并以鲜明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 民本主义 人本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国外生态文明观的争论、评析与启示
《经济纵横》2019年第11期25-30,共6页杨振凯 邓春红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世界资源、环境及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类开始不断反思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工业文明和现代文明的负效应,努力寻找一条既不影响人类福祉追求又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国外形成了"弱可持续...
关键词:弱可持续性 强可持续性 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 有机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 
建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之多维思想资源比较分析
《创新》2019年第3期83-92,共10页张夺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生态文明理念研究”(15CKS029)
建构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既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需要,也是完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要求。中国传统文化生态智慧、西方生态中心主义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潮虽是重要的理论资源,但通过“以古论今”“以西论中”...
关键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传统文化 生态中心主义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超越与重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论析
《绥化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9-11,共3页黄瑞媛 
文章旨在阐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共生生态观在现时代的重要意义。文章以分析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内容及其局限性为切入角度结合中国共产党自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文本为依据,得出共生生...
关键词:人与自然 人类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共生生态观 
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实维度被引量:14
《东岳论丛》2018年第10期102-107,共6页吴海龙 韩璞庚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编号:AHSKZ2016D20);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AHSKY2018D106)
在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上,自我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各执一端。自我中心主义认为,自然界存在着不依赖于任何超验解释的普遍原理和法则,只有发现自然界的真正法则,才能学会以我们的方式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生态中心主义认为...
关键词:自我中心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生命共同体 人与自然 
历史学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被引量:3
《史学月刊》2018年第3期17-21,共5页付成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规划项目"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及其现代变迁"(16BSS025);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招标课题"美国历史上的社会转型研究"(16JJD770027)
“生态现代化”一词大约在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学者马丁·耶内克(Martin Janicke)和约瑟夫·胡伯(Joseph Huber)提出,在过去的30年里不断完善和修正,以其技术乐观主义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赢的正和理论而日益成为政治学家...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理论 历史学 技术乐观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马克思主义者 环境保护 80年代 主流话语 
生态文化刍议
《中原文化研究》2018年第1期81-85,共5页徐瑾 
生态文化建设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之所需,也是近年来的重要研究热点。对于西方生态文化而言,如何评价目前流行的生态中心主义?虽然生态中心主义是生态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同时也存在着反对现代科技、否定人的价值主体地位等非理性主义倾...
关键词:生态文化 生态中心主义 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2017年度生态主义的“三种色调”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18年第6期24-26,共3页张云飞 
北京市宣传文化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工作室"阶段性成果
2017年,在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和党的十九大关于"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精神的感召下,生态主义依然是流行于中国的重要思潮。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着邻避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三种取向。只有坚持以习近平生...
关键词:邻避主义 生态中心主义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