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分析

作品数:293被引量:2280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赵先贵曹新向兰叶霞刘建兴李昭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8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10-16,共7页汪凌志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与生态资源贫瘠化假说--以生态足迹为测度的分析"(13YJA790059)阶段性成果
文章以生态足迹(EF)作为自然资本的测度,采用中国平均单位产量法测算并分析了中国2000—2011年30个省(市、区)的EF值及其构成,并利用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与自然资本占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研究期内,中国各省份EF持...
关键词:生态足迹 自然资本 面板数据 自然资本库兹尼茨曲线 
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11
《中国工业经济》2013年第9期5-18,共14页李昭华 傅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与生态资源贫瘠化假说--以生态足迹为测度的分析"(批准号13YJA790059)
本文拓展出"投入产出—产品用地系数矩阵"(IO-PLUM)模型,以之估算1997、2002、2005、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作为自然资本的测度。结果显示:①除农林牧渔业外,中国28个部门的进出口贸易内涵实际用地EF均为净出...
关键词:IO-PLUM方法 中国进出口贸易 自然资本 收汇EF成本 EF贸易条件 
中美双边货物贸易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6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5期170-176,共7页李昭华 傅伟 沈艳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进出口贸易内涵自然资本与生态资源贫瘠化假说--以生态足迹为测度的分析";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南北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生态资源贫瘠化--来自中国的数据"
本文旨在从自然资本的角度分析中美从双边货物贸易中获得的生态利益,自然资本以生态足迹(EF)测度,并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计算。本文构造商品贸易量向量、用地转换系数矩阵及等价因子向量,并建立矩阵算式,测算1992年至2010年...
关键词:中美双边贸易 自然资本 生态足迹 PLUM 
中欧双边货物贸易自然资本的生态足迹分析——基于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被引量:8
《国际贸易问题》2013年第3期59-72,共14页李昭华 李璇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自然资本流向研究"(批准号2011WB005)
本文以生态足迹(EF)为自然资本的测度,采用产品用地系数矩阵(PLUM)方法测算2000-2010年中国与欧盟货物贸易的全部商品的EF,分析中国的收汇EF成本、付汇EF收益、EF贸易条件和EF产业分布,并通过结构分解考察中国对欧盟贸易EF变化的影响因...
关键词:中欧双边贸易 自然资本 生态足迹 PLUM 收汇EF成本 付汇EF收益 
中国对外贸易自然资本流向及其影响因素——基于I-O模型的生态足迹分析被引量:8
《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7期31-43,共13页李昭华 汪凌志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自主创新研究基金项目"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自然资本流向研究"(批准号2011WB005)
自然资本指商品和服务所内涵的生态价值,以生态足迹(EF)为测度。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I-O)测算中国1992—2007年对外贸易EF值,并运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法分析中国土地(能源)强度、技术水平、净出口规模对EF净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992—...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 投入产出模型 生态足迹 结构分解分析 
可持续发展下的河南省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被引量:4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20期10825-10827,10831,共4页蒋小平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B694);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082400440610)
在介绍河南省社会经济概况后,对生态承载力的概念、生态承载力的估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介绍,重点运用了生态足迹分析法,利用2000~2008年河南省的各类土地供给状况数据对河南省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人口、自然资...
关键词:生态承载力 生态足迹分析法 阈值 河南省 
生态足迹分析的资源产量法研究被引量:7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6年第11期1018-1021,共4页谢鸿宇 刘年丰 姚瑞珍 宋巍巍 
提出以资源生产量作为生态足迹分析中生态容量计算依据的资源产量法。该方法更全面地考虑了林地、可耕地、水域等具有的多重生态生产性功能,扩大了生态容量的内涵,将可再生能源、可回收利用废物等作为生态容量的供给,使生态容量与生态...
关键词:生态足迹 生态容量 资源产量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