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半衰期

作品数:84被引量:141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陆基宗张丽君齐为民刘洪卓王永军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沈阳药科大学山东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给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聚乙二醇修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3年第4期289-294,共6页金明姬 范博 陈卫 黄伟 高钟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3168)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传统的化疗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一方面各种抗肿瘤药物的生物半衰期过短,传统给药后只有少量药物能到达肿瘤部位,因此要提高肿瘤部位的药物浓度必须增加给药剂量,但同时增加了...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聚乙二醇修饰 PEG修饰 生物半衰期 小分子药物 不良反应 给药剂量 肿瘤部位 
药物半衰期与给药方案
《黑龙江医药》2009年第5期693-694,共2页左志如 
药物半衰期(t1/2)又称生物半衰期,指血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时所需的时间。消除相半衰期是指药物进入末端相的药物半衰期,通常用t1/2表示。由于药物消除相半衰期在给药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越来越被临床医师重视。
关键词:药物半衰期 给药方案 消除相半衰期 生物半衰期 药物浓度 临床医师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问答
《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第12期24-24,共1页杨晓庆 
问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什么1天的剂量需要分次给药? 答 由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多数生物半衰期较短,投药后能将繁殖期的细菌杀灭。当感染部位的药物浓度下降,原处于静止期的病原菌获得生长繁殖的机会,...
关键词:头孢菌素类药物 青霉素类 繁殖期杀菌剂 细菌杀灭 生物半衰期 分次给药 药物浓度 感染部位 
生物半衰期在临床中的应用被引量:3
《实用药物与临床》2006年第5期303-305,共3页刘宝洪 范愿军 沈琳 
药物的生物半衰期对于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停留时间、积蓄程度,特别是确定反复用药的给药间隔时间、调整给药方案,有着很大的价值。笔者详细介绍了生物半衰期的临床应用。
关键词:生物半衰期 药物动力学 给药方案 合理用药 
小辞典
《药物与人》1999年第5期227-227,共1页
半衰期,一般又称为生物半衰期(biological half life),常用t1/2表示。它的含意是药物从体内消除半量(或药物浓度减少50%)所需的时间。t1/2对制订给药方案和调整给药方案起着重要作用。如常用的青霉素钠,t
关键词:给药方案 利用度 青霉素钠 生物半衰期 
论生物半衰期与给药时间的间隔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第1期58-58,共1页崔守孝 杨宪莹 
关键词:生物半衰期 给药时间 给药间隔时间 医务人员 工作时间 不良反应 选择药物 习惯 浓度 血药 
生物半衰期与老年用药
《黑龙江医学》1994年第1期17-18,共2页王秀荣 何心 刘旭光 
关键词:生物半衰期 给药间隔 血药浓度 治疗指数 消除速率常数 三环类抗忧郁药 肾排泄 肝代谢 脂溶性 清除率 
有关药物半衰期的问答
《医学文选》1991年第1期78-80,共3页王玉芳 
一、血浆半衰期与生物半衰期的涵义有什么不同?药物吸收入血后,经血循环分布到身体各部,并在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统称之为药物的消除。
关键词:生物半衰期 血浆半衰期 心得安 药物吸收 血药浓度 给药间隔时间 长压定 苯妥英钠 消除率 受体阻滞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