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被膜形成

作品数:331被引量:1055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文芳杨永长传良敏胡洪华陈素娟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扬州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微生物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肽酶PepT参与副溶血弧菌的浮游运动和生物被膜形成
《微生物学报》2022年第9期3646-3657,共12页齐瑜 刘鹏选 张小芸 白雪瑞 王权 方维焕 蒋蔚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1ZR1477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2277);上海科学委员会项目(21N31901000);新疆建设兵团财政科技计划(2020AB025-03);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20JB07)。
pepT基因编码一种金属依赖性肽酶T(peptidase T,PepT),能特异性催化三肽N端氨基酸,因此也称为氨肽酶T。研究发现大多数氨肽酶参与细菌蛋白质新陈代谢和调节三肽活性,但关于PepT在细菌毒力及致病性方面的报道较少。【目的】本文选取PepT...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金属依赖性肽酶 生物被膜 运动性 致病性 
外膜蛋白OmpR对副溶血弧菌致病特性的影响
《微生物学报》2022年第9期3410-3420,共11页郭容 齐瑜 李洋洋 张海洋 刘鹏选 王权 方维焕 蒋蔚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1ZR1477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02277);上海市科学委员会项目(21N31901000);兵团财政科技计划(2020AB025-03)。
【目的】探究OmpR在副溶血弧菌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中发挥的作用。【方法】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副溶血弧菌ompR基因缺失株(ΔompR)和互补株(CΔompR),分析各菌株的生长特性、运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差异;比较各菌株对细胞黏附、...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 OMPR 生物学特性 生物被膜形成 致病性 
和厚朴酚对大肠埃希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机制被引量:6
《微生物学报》2022年第7期2521-2529,共9页张凯 陈菲 谷劲松 谢明杰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LJ201901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和厚朴酚(honokiol)抑制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供试菌株10389生物被膜(biofilm,BF)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比色法(TTC)和四唑盐减低法(XTT)测定honokiol抑制E.coli10389生物被膜形...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 生物被膜 和厚朴酚 
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耐药机制被引量:2
《微生物学报》2021年第7期1829-1838,共10页靳曼玉 李金朋 易力 汪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2309,31772761)。
猪链球菌病(Streptococcus suis)是一种严重影响各国养猪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可以引起败血症、关节炎、脑膜炎等多种疾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是导致其致病性和耐药性增加的主要原因。为了预防和...
关键词:猪链球菌 生物被膜 抗生素 耐药机制 
副溶血性弧菌生物被膜形成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7
《微生物学报》2020年第11期2381-2390,共10页蒋富凤 雷涛 吴清平 张菊梅 庞锐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2017YFC1600100);广东省科技计划(2017B02020700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6A030310316);广东省科学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专项(2017GDASCX-0201)。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并可引起人类急性肠胃炎的食源性致病菌。该菌形成的生物被膜能够增强体外环境中的存活率,促进对宿主的定殖和感染,还会导致被污染的加工设备与食物之间发生交叉感染。深入了解生物被膜形成背后的...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生物被膜 调控机制 
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混合生物被膜形成过程研究被引量:2
《微生物学报》2018年第10期1808-1816,共9页董旭日 柴旭锋 檀玲 齐家伟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1917;31671779);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沪农科攻字2015第4-8号;2016第1-1号;沪农科推字(2017)第4-4号];上海市"曙光计划"(15SG48);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资助(2017-01-07-00-10-E00056)~~
【目的】研究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VP)和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VC)混合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方法】在4、8、12、24、36、48、60、72 h测定单独条件下VP、VC及其混合后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通过结晶紫染色法、平板菌...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 霍乱弧菌 混合生物被膜 荧光原位杂交 
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被引量:15
《微生物学报》2017年第8期1206-1218,共13页李瑞莲 王倬 杜昱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670809)~~
难治性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发现,病灶感染病原常以生物被膜的形态存在。生物被膜的形成可帮助真菌躲避宿主细胞免疫系统清除和药物的攻击,所造成的持续性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认识研究真菌生物被膜及其耐药机理对于防治临床真菌感...
关键词:生物被膜 耐药性 白色念珠菌 生物被膜形成 生物被膜结构 研究模型 耐药机制 治疗策略 
和厚朴酚抑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被引量:19
《微生物学报》2016年第8期1266-1272,共7页乔瑞红 谢鲲鹏 谢明杰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L2013412)~~
【目的】研究和厚朴酚(HNK)抑制MRSA生物被膜(BF)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TC法测定了HNK对供试菌株BF的形成和成熟BF的抑制作用;刚果红平板法定性检测了HNK对PIA合成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了HNK对供试菌株eDNA释放量的影响;RT-PC...
关键词:生物被膜 MRSA41573 和厚朴酚 生物被膜相关基因 
鸡白痢沙门氏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rpoE的鉴定被引量:9
《微生物学报》2015年第2期156-163,共8页黄骏 陈素娟 黄凯 杨林 吴白 彭大新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2);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江苏省家禽疫病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BM2013450)~~
【目的】通过鸡白痢沙门氏菌基因表达和缺失株生物特性的测定,鉴定其生物被膜形成的相关σ因子。【方法】利用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测定沙门氏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通过触酶试验测定rpo S活性,确定rpo S基因依赖性和非依赖性生物被膜形成株;...
关键词:沙门氏菌 生物被膜形成 RPO S基因 E基因 突变株 
rmlA基因缺失影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被引量:5
《微生物学报》2013年第10期1056-1062,共7页韩月 韩先干 白灏 王少辉 孟庆美 丁铲 于圣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1078;31370045;31072161)~~
【目的】构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rmlA基因缺失株,研究该缺失株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Red重组系统构建rmlA缺失株;比较野生株与缺失株在生长特性、运动性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运...
关键词:禽治病性大肠杆菌 rmlA基因 基因缺失 生物被膜 Real—time PCR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