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成像

作品数:558被引量:1349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黄维赵强刘淑娟李富友唐本忠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邮电大学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分子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磷光铱配合物生物成像探针的研究
《中国科技成果》2024年第22期2-2,共1页王万河 王京 梁重恒 刘晋彪 
面向重大疾病防诊与环境健康监测的迫切需求,小分子荧光探针一直是研究热点,但传统小分子荧光探针存在光稳定性差、斯托克斯位移小等问题,严重干扰长时间成像效果,且易受激发光的干扰,在分析研究中的应用受限.本项目利用铱配合物的独特...
关键词:斯托克斯位移 铱配合物 受激发光 成像分析 生物成像 疾病诊断 生物分子 光稳定性 
二肽基肽酶-Ⅳ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研究进展
《广州化学》2024年第3期17-24,I0002,共9页杨政敏 钟甜甜 胡先运 韩忠耀 覃江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860317);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基金项目(zwkj2021-453);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金项目(Qnyz2021001,Qnyz2023001)。
二肽基肽酶-IV(DPP-IV)是一种重要的跨膜糖蛋白水解酶,与各种生理过程和疾病密切相关,检测DPP-IV的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被相继报道,是当前研究生物酶检测的热点。首次综述了用于DPP-IV体外和体内检测及成像的3类有机小分子荧光探针,分别...
关键词:二肽基肽酶-Ⅳ 荧光探针 有机小分子 生物成像 研究进展 
近距离诱导的双足DNA步行器用于准确观察活体癌细胞中的microRNA
《化学传感器》2024年第2期67-68,共2页冉晋卓 杨霞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CSTB2023NSCQ-MSX0170)。
DNA作为最强大的材料之一和可改变的碱基序列,在构建人工结构和分子机器方面变得非常流行。DNA能够沿着规定的步行轨迹逐步移动,已成为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的理想而强大的工具。然而,大多数开发的DNA步行器只是为检测单个靶标而设计的,...
关键词:步行器 普遍适用性 碱基序列 生物传感 生物成像 DNA 癌细胞 分子机器 
基于能量转移的光响应型生物探针在分子医学方面的应用
《分析测试学报》2024年第1期83-94,共12页黄文文 张玉 李琪 方兴如 刘洪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274034,219224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JZ2022HGPB0307)。
在各种生物传感和成像探针中,光响应型探针由于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度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其中,基于能量转移的光学生物传感和生物成像技术具有较优异的高信噪比,可以实现更灵敏、更广泛和更精准的传感与测量。该文基于Förster共振能...
关键词:能量转移 FRET NSET PRET 生物探针 生物成像 分子医学 
有机小分子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与应用前景被引量:2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541-546,共6页张燕军 李洁丽(综述) 张凯(审校)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18JY0168)。
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是细胞内重要的活性氧化物,在细胞的分化、增殖、免疫、信号传导等多方面发挥作用,因此对过氧化氢的准确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荧光检测技术由于具有操作简便、生物相容度高、灵敏度高、选择...
关键词:过氧化氢 荧光探针 生物成像 
基于苯并噻二唑结构的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在生物成像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发光学报》2023年第9期1667-1680,共14页景靳彭 陈世棱 王宗樟 陈洪敏 
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资助课题。
基于光子反射、散射和自发荧光的减弱,近红外二区窗口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和信噪比的生物荧光成像,在各种生物医学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构建供体-受体-供体结构是设计近红外二区有机小分子的有效方法,基于苯并噻二唑结构的近红外二区有...
关键词:近红外二区 苯并噻二唑 生物成像 光学治疗 
基于有机小分子聚集体的荧光传感与生物成像
《中国科学:化学》2023年第8期1290-1305,共16页张楚 梁梓聪 童爱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21YFA120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1974076,21621003)。
荧光分析法具有检测灵敏、响应快速、易于进行可视化和实时动态分析的特点,在临床诊断、环境监测、公众健康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具有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质的有机小分子聚集体克服了传统荧光分子在聚集态下的荧光淬灭问题,具有优异的发光...
关键词:荧光传感 生物成像 聚集诱导发光 水杨醛席夫碱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青年研究员施立雪 推动代谢成像技术发展 提高肿瘤诊断准确性
《中国高新科技》2023年第13期9-10,共2页萧磊 
生物成像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由于成像技术及相关探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大大提升了人们在微观水平对生物问题、医学机制的理解程度,所以现代生物医学受益良多,随之获得变革。现广泛应用的荧光成像技术虽然是基础生物研究中强有力的手...
关键词:现代生物医学 交叉学科 荧光成像技术 医学研究院 生物小分子 荧光基团 生物成像 跨越式发展 
DNA-金属纳米材料在分子识别和药物递送中的应用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23年第2期220-231,共12页陈天奇 梁钰 樊丽 李凯 李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11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2ZD04020);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CAAS-ASTIP-2023-IQSTAP)资助项目。
分子识别和药物递送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至关重要。DNA作为一种天然纳米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分子识别性及序列可编程性等特点,因此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受到广泛关注。然而,DNA纳米材料存在依赖于光响应系统且不能穿透细胞...
关键词:DNA 金属纳米材料 生物传感 生物成像 药物递送 
近红外二区分子脂质体的制备与生物成像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精品论文》2022年第4期551-557,共7页崔岩 徐福春 
西藏自治区科技厅重点研发与转化计划项目(XZ201901-GB-11)
本文探究了将近红外二区(second near-infrared region,NIR-Ⅱ)小分子IR-FE制备为脂质体的方法,优化出最佳的脂质体配方。结果表明:物质量分数为95%的DPPC加5%的DSPE-PEG_(2000)是制备IR-FE脂质体的最佳配方,脂质体荧光强度随着投药浓...
关键词:制药工程 脂质体 近红外二区 荧光成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