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大灭绝

作品数:250被引量:34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冯伟民陈国章童金南戎嘉余黄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科学通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二叠纪末超级厄尔尼诺的生物灭绝效应
《科学通报》2024年第35期5079-5081,共3页孙亚东 Alexander Farnsworth Michael M.Joachimski Paul B.Wignall Leopold Krystyn David P.G.Bond Domenico C.G.Ravidà Paul J.Valdes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21001,42272022)资助.
在工业革命之前,巨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主要归因于大火成岩省的喷发.显生宙以来的大火成岩省有数十个,但能引发极热事件的却只有十几个,能引发生物灭绝的则更少,达到二叠纪末大灭绝规模的则绝无仅有.这种现象挑战了人们对地球气候系统拐点...
关键词:大火成岩省 二叠纪末 生物灭绝 显生宙 大洋缺氧 极热事件 生物大灭绝 二氧化碳 
重建深时地球生物多样性时空分布模式的思考
《科学通报》2024年第22期3252-3267,共16页张书涵 沈树忠 王向东 张华 樊隽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93280,423B2201,42250104);江苏省重大科技开放合作平台建设项目(BZ2023068)资助。
重建地球生物多样性演变历史是了解地球生命演化规律的关键.通过研究地质时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能够追溯生命的起源、演化和灭绝过程,并探索其原因.然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99%以上的生物都已经灭亡,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保存为化石并被人...
关键词:深时 大数据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大灭绝 生态模型 
沉积岩汞同位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23年第6期628-643,共16页郑旺 周岸文 孙若愚 陈玖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3009,41625012,41830647,41961144028)资助。
环境与生命的协同演化是地球科学的核心问题之一,而古环境的精确重建对于认识生命演化规律、机制以及预测地球宜居性的未来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沉积岩中的汞及其同位素组成在重建地球古环境演化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获...
关键词:汞同位素 古环境 生物大灭绝 火山 海洋氧化还原状态 地球宜居性 
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大灭绝后海洋生物碳泵的破坏与恢复被引量:1
《科学通报》2022年第15期1689-1703,共15页姜仕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88101,41976045,41672004);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11021002)资助。
终结恐龙时代的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事件发生在6600万年前,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生态环境发生剧变,导致海洋和陆地生物的大规模灭绝,当时海洋里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的初级生产者——颗石藻的灭绝尤为严重.初级生产者是食物链的基础,了...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 输出生产力 初级生产者 颗石藻 生物碳泵 白垩纪-古近纪生物大灭绝 
冰期快速形成导致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被引量:2
《科学通报》2020年第6期431-433,共3页孙卫东 廖仁强 
在显生宙以来,地球上发生了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其中,奥陶纪末生物大灭绝(theendOrdovicianmassextinction,EOME)是第一次全球生物大灭绝,其生态系统遭受的破坏程度排在5次生物大灭绝事件的第二位[1~3].绝大多数生物大灭绝事件都与大火...
关键词:气候变迁 生态系统 奥陶纪 显生宙 
什么引起五次生物大灭绝?被引量:62
《科学通报》2017年第11期1119-1135,共17页沈树忠 张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9026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18000000)资助
尽管多数生物学家认为当今地球正处于一次前所未有的生物大灭绝之中,然而由于人类拥有的直接观察记录非常短暂,难于正确判断当今地球将来的发展趋势和潜在的危机.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发生了五次重大生物灭绝事件,这些事件造成当时海洋中至...
关键词:生物大灭绝 火山喷发 温室效应 冰室效应 环境恶化 
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碳同位素变化被引量:46
《科学通报》2002年第4期302-306,共5页曹长群 王伟 金玉 
本工作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G20000777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现代古生物学;地层学开放实验室基金(013112)资助
浙江煤山二叠-三叠系界线附近有机碳与无机碳同位素的变化同时存在缓慢降低和陡然降低两个阶段:开始于23层底部的缓慢降低与有机碳总量(TOC)强烈波动的开始界面一致,反映了此阶段从无机碳库向有机碳库碳通量的相对增强;24e层顶部灰岩...
关键词:浙江煤山 二叠-三叠系界线 碳同位素 生物大灭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