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石藻

作品数:98被引量:246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传联苏翔金晓波周成旭梁丹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度变化对典型海洋定鞭藻有机质C∶N∶P的影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3期45-54,共10页崔家璇 秦肖 涂佳敏 曹中 张传莉 丁杨 毕蓉 
崂山实验室科技创新项目(LSKJ202204005)资助。
本文系统研究了温度变化(12、18和24℃)对两种典型定鞭藻(大洋桥石藻Gephyrocapsa oceanica、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胞内颗粒有机质C∶N∶P(POC、PON、POP)含量与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升温对两种定鞭藻POC、PON、POP含量...
关键词:全球变暖 颗石藻 球等鞭金藻 颗粒有机碳 颗粒有机氮 颗粒有机磷 
磷限制对赫氏艾密里藻光合生理的影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5年第1期109-115,共7页王茵蕊 李政科 尚金龙 马帅 杨祥 张泳 韩永和 张虹 徐魁 张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612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J01290)。
颗石藻作为一种主要的钙化浮游植物类群,在海洋碳循环中发挥关键作用,其生长和光合作用受营养盐浓度变化的影响。分别在高浓度磷酸盐条件下细胞生长周期的指数期、低浓度磷酸盐条件下细胞生长周期的稳定期和不添加磷酸盐条件下细胞生长...
关键词:光合作用 赫氏艾密里藻 颗石藻 磷酸盐 生长 色素 
海水pH对赫氏颗石藻和中肋骨条藻二甲基硫化物生物生产的影响
《海洋与湖沼》2024年第6期1436-1445,共10页陈子玉 鉴珊 
天津市教科委科研计划项目,2018KJ100号。
二甲基硫(dimethyl sulfide, DMS)作为一种反温室气体,在海洋硫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海洋酸化对DMS生物生产的影响仍存在争议。通过对常见藻种赫氏颗石藻和中肋骨条藻进行酸化模拟培养实验,探究了海水pH变化对DMS、二甲基巯基丙...
关键词:海洋酸化 二甲基硫化物 赫氏颗石藻 中肋骨条藻 
2021年秋季黄海颗石藻群落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探讨
《海洋科学》2024年第12期44-58,共15页栾青杉 袁涌铨 时永强 刘永健 韩青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06116);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603022022006,23TD01)。
为查明秋季黄海颗石藻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作者于2021年秋季对黄海颗石藻(Coccolithophore)群落进行了大范围海水膜过滤采样,使用扫描电镜方法对颗石藻物种组成、丰度及多样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进一步研究了颗石藻分布与水体溶解无...
关键词:浮游植物 颗石藻 营养盐 氮磷比 黄海 
海洋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的脂质组成分析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5期412-421,共10页张书苗 高菁菁 江寒瑞 曾珺 李桂玲 刘静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MicroRNA在海洋球石藻病毒重塑宿主脂代谢中的分子功能及网络调控机制”(42076086);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病毒诱导的microRNA在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细胞凋亡中的分子功能及网络调控机制”(2019J01696)。
以海洋赫氏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为材料,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quadrupole exactive mass spectrometry, UPLC-Q-Exactive-MS)技术对其细胞...
关键词:海洋赫氏颗石藻 UPLC-Q-Exactive-MS 脂质组学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海洋升温和磷限制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生理特征的影响及机制
《福建轻纺》2024年第8期1-8,19,共9页杨祥 王茵蕊 张泳 马帅 张虹 韩永和 张勇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J012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6129)。
颗石藻既可进行光合作用合成颗粒有机碳(POC),又可以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PIC),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全球变暖以及由此引起的营养盐浓度下降对颗石藻的生理生态特征产生重要影响。文章总结海洋升温和磷限制的单一及耦合作用...
关键词:碳循环 颗石藻 颗粒有机碳 颗粒无机碳 
不同氮营养盐对赫氏颗石藻和三角褐指藻中DMSP含量的影响
《渔业科学进展》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李凌霄 孙婧 宋若晗 崔正国 曲克明 王庆奎 周明莹 崔鸿武 胡清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606097);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MD055);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603022020006,2020TD12)共同资助。
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DMSP)是地球上重要的有机硫化合物之一,在全球硫循环和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游植物是海洋环境中DMSP的主要生产者,而氮营养盐是影响浮游植物产生DMSP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
关键词: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 赫氏颗石藻 三角褐指藻 氮营养盐 
颗石形态学及古海洋学应用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3年第4期390-400,共11页孙立舜 金晓波 刘传联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536,42176060,42188102)资助。
颗石藻是一种单细胞海洋钙化浮游藻类,可以在细胞周围产生方解石质的颗石。颗石藻细胞死亡后,散落的颗石可沉降至深海,保存在海洋沉积物中。自白垩纪以来,颗石就是海洋中碳酸钙的重要贡献者,其丰度和形态(大小、厚度、重量)决定了大洋...
关键词:颗石藻 颗石形态 钙化作用 古海洋 
不同基因型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对海洋酸化及高光耦合的生理响应被引量:1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23年第4期399-409,493,共12页林燕妮 王寅初 任庆敏 唐永政 
内蒙古自治区关键技术攻关计划(2021GG0414);国家科技条件基础平台国家基础学科公共科学数据中心课题(NBSDC-DB-22)。
为探究不同基因型的颗石藻(E.huxleyi)PERU41和PERU46在酸化条件下及短期高光下的生理响应,设置两种二氧化碳分压(0.04%、0.1%),强光条件为400μmol·m^(-2)·s^(-1),比较两者生理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酸化条件下颗石藻的生长率及细胞...
关键词:颗石藻 海洋酸化 高光 生理响应 
海洋酸化与磷限制对颗石藻(Emiliania huxleyi)生理特征的耦合效应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23年第8期120-129,共10页马帅 张泳 杨祥 王茵蕊 谢蓉蓉 李家兵 张虹 韩永和 张勇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J0129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6129)。
颗石藻既通过光合作用合成颗粒有机碳(POC),又通过钙化作用产生颗粒无机碳(PIC),对海洋碳循环有重要贡献。虽然已有一些研究报道海洋酸化通常可增加颗石藻细胞POC含量,减少细胞PIC含量,但是这些实验结果大部分是在营养盐浓度充足条件下...
关键词:颗石藻 赫氏颗石藻 海洋酸化 磷限制 生长速率 钙化作用 光合作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