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地层

作品数:979被引量:4418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元动童金南唐鹏王怿戎嘉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化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南海珠江口盆地F2井中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生物地层及沉积环境
《微体古生物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3期232-243,共12页张欢 祝幼华 方培岳 
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3104)资助。
提要本次工作对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F2井824~1 715 m井段90个样品进行了钙质超微化石分析,共鉴定10属34种。在上部824~1 095 m井段,钙质超微化石较为丰富;而中部和下部1 095~1 715 m井段,化石丰度相对较低或未发现化石。根据钙质超微化...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 古环境 中新世 珠江口盆地 南海 
贵州交榜留茶坡组化石组合特征及其生物地层学和演化意义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24年第2期139-154,共16页孙海静 罗翠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8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330209,41972016)联合资助。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之交见证了地球—生命系统不同圈层的重大变革,是复杂多细胞生物演化的重要转折期。华南是开展相关研究的主要区域之一,但前人工作主要集中在化石材料丰富的浅水台地相区,深水区生物组成面貌尚未得到充分认识。本研...
关键词:骨骼化石 有机质壁化石 硅质岩 深水相区 寒武纪 贵州 
构建生物地层复合序列的两种定量方法:以华南石炭纪生物地层为例
《地层学杂志》2024年第2期172-182,共11页赖牧晨 史宇坤 鲁铮博 施玉洁 黄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93280、92255301)资助。
构建全球或区域内统一、可作为对比标准的生物地层复合序列,是生物地层学的重要目标。传统方法中多采用定性或半定量评估,以主干剖面为基础,辅以其他剖面上的化石产出关系建立序列,而基于大量地层剖面数据进行综合排序的定量地层学方法...
关键词:定量地层学 排序与缩放法 约束最优化法 标准化石 牙形刺 (虫筳) 华南 
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W22井渐新世生物地层研究被引量:1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4年第1期45-52,共8页玄昌姬 李前裕 刘传联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十四五”科技重大项目(KJGG-2022-01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30536)资助。
通过对珠江口盆地荔湾凹陷超深水井W22井3 266~3 991 m井段72个样品开展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分析,讨论了该层段的地层划分并确定了其年代。研究层位含有丰富的有孔虫和钙质超微化石,详细的生物地层学分析显示其属于渐新世。其中,有孔...
关键词:有孔虫 钙质超微化石 生物地层 渐新世 荔湾凹陷 
以“笔”为引寻“蓝金”打破壁垒架桥梁——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生物地层小组
《科学中国人》2023年第12期46-51,共6页黄雪霜 祝传海 
1735年,瑞典分类学家卡尔·冯·林奈在他的著作《自然系统》中,记载了一种像笔涂鸦在岩石一样的奇特生物化石,并将其命名为“Graptolithus”,也就是笔石。那时的林奈或许从没想过,有一天,这个小小的远古生命在后来不仅能成为古生物学家...
关键词:古生物学家 林奈 生物化石 新型能源 分类学家 指南针 生物地层 游标卡尺 
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志留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记录——兼论早期孢型化石古地理和生物地层研究现状及问题被引量:1
《地层学杂志》2023年第4期457-471,共15页王凯 张娟 王怿 唐鹏 刘炳材 徐洪河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F0800200);中国科学院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专项——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科学数据库建设项目(CAS-WX2021SF-0205);深时数字地球(Deep-time Digital Earth)国际大科学计划“古生物学工作组”共同资助。
本文梳理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奥陶纪—志留纪陆生植物微体化石组合面貌及含化石层位。化石证据来自盆地覆盖区草1井(深度5309.31 m和5471.98 m)和满南1井(深度3206.68 m和3207.28 m)的上奥陶统岩心(对应地表的铁热克阿瓦提组)、托甫2井(...
关键词:孢型化石 奥陶系 志留系 生物古地理 生物地层 塔里木 
北大西洋墨西拿期古海洋学:有孔虫和稳定同位素证据
《微体古生物学报》2023年第3期262-291,共30页章纪君 
墨西拿期(7.2-5.3 Ma)被认为是中新世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大洋钻探计划(DSDP)对地中海的首次大洋钻探发现整个地中海盆地存在着大量晚墨西拿期的盐类沉积,其上为上新世早期的正常大洋沉积所覆盖,科学家们称之为灾难...
关键词:地中海盐度危机 ^(18)O和^(13)C 偏移 干枯 古海洋学 生物地层学 有孔虫 超微化石 冰川海平面 北大西洋深层水 南极底层水 地中海外流水 速溶层 碳酸盐补偿深度 墨西拿期 中新世 
巴基斯坦北部小喜马拉雅区Abbottabad组Sirban段寒武纪小壳化石的首次发现及其地层学意义被引量:5
《地层学杂志》2023年第3期339-352,共14页Shehryar Ahmed 潘兵 Malik Muhammad Saud Sajid Khan 李国祥 Muhammad Qasim 罗翠 孙晓娟 朱茂炎 
第二次青藏科考研究国家专项(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21002、42002024);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共同资助。
小壳化石是寒武系纽芬兰统年代地层划分和全球对比的主要生物地层学依据。长期以来,喜马拉雅西侧的巴基斯坦北部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的发现较为零星,导致该地区埃迪卡拉纪与寒武纪过渡期地层序列的划分缺乏统一认识,相关地层时代归属十...
关键词:小壳化石 生物地层 Abbottabad组 纽芬兰统 巴基斯坦 小喜马拉雅区 
甘蒙交界北山地区早白垩世地层梳理及时代归属新见被引量:2
《古地理学报》2023年第2期497-510,共14页张明震 刘国龙 戴霜 陈世强 李爱静 交巴顿珠 张静 林少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272029);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编号:2019QZKK0704);“西部青年学者”项目联合资助。
甘肃和内蒙交界的北山地区早白垩世发育众多小型内陆沉积盆地,富含煤、铀、油气等能源资源,但由于该地区岩石地层系统划分较为混乱、时代归属不清,从而制约了近年来的大规模资源勘探工作。本研究基于众多钻孔及露头剖面的沉积序列特征...
关键词:北山地区 早白垩世 孢粉化石 岩石地层 生物地层学 
藏南中生代和古近纪综合生物地层及一些地层问题被引量:6
《地层学杂志》2021年第4期493-505,共13页李建国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004、41888101、41688103)共同资助。
Li等(2020)建立了西藏南部三叠纪—古近纪综合生物地层表。该表系统梳理并总结了藏南地区近年来在地层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新材料、新进展,以当前国际年代地层表的框架为标准,包含了各纪主要标准化石门类序列。另外,表中还新建了一些过...
关键词:地层学 生物地层 化石带 中生代 古近纪 西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