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毒性效应

作品数:49被引量:289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吴永贵林初夏熊焱喻阳华石剑波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西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环保科技》《中国环境科学》《江苏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毒性效应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典型石化废水有机物组成特点及与生物毒性效应相关性分析
《环境科学学报》2025年第2期110-120,共11页麻微微 康舒宇 黄虹溶 张晓琦 施雪卿 孔巧平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No.ZR2021QE227);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No.2022KJ164)。
石化废水毒性有机物组成复杂,其生物毒性效应及诱导生物毒性效应的关键有机物组分尚未明晰.本研究探究了石化废水中强极性、中极性和非极性有机物组成特点及与生物毒性效应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石化进水和气浮工艺出水中强极性和非极...
关键词:石化废水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氧化应激 毒性有机物 
藻毒素介导下硫酸盐还原菌与硫形态的响应变化及其衍生的生物毒性效应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12期435-442,共8页曹琳 吴昊 徐怡婷 徐毅成 丰亚茹 叶文涛 吴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31772855);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No.LQ12B07001);湖州市公益性应用研究项目(No.2021GZ53);浙江省尖兵领雁计划项目(No.2022C0205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No.202410347053)。
硫化物浓度是养殖水体监控的重要指标,高浓度的硫化物极易对水生生物造成毒害.藻毒素是养殖水体中普遍存在且毒性较强的有机污染物.为探究藻毒素介导下不同形态硫化物的响应变化及其衍生的生物毒性效应,本研究以微囊藻毒素-LR(MC-LR)为...
关键词:微囊藻毒素 硫酸盐还原菌(SRB) 硫化物 日本沼虾 毒性效应 
溢油污染对硬骨鱼类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
《生态毒理学报》2024年第6期178-189,共12页徐侨悦 李西山 熊德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C3108303);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22061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6167)。
综述并分析了国内外溢油污染对硬骨鱼类的毒性效应的研究现状。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作为溢油污染中危害水生生物的主要致毒组分,能够通过多种暴露途径对硬骨鱼类造成不良影响,且主要通过氧化应激、胚胎发...
关键词:溢油污染 多环芳烃 硬骨鱼 生物毒性效应 
生物可降解微纳米塑料生物毒性效应的研究进展与 展望被引量:1
《生态毒理学报》2023年第3期175-201,共27页黄丹妮 章敏 高富龙 郑榕辉 黄文树 薄军 方超 
厦门青年创新基金项目(3502Z2020609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J01506,2021J02047);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2022015,2020017)。
近年来用生物可降解塑料(BPs)替代传统塑料(CPs)被认为是应对塑料污染危机的有效途径。由于BPs比CPs更容易分解成微纳米塑料(MNPs),因此生物可降解微纳米塑料(BMNPs)的生物毒性效应是当前关注的焦点,但相关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BM...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塑料 传统塑料 生物毒性效应 微纳米塑料 复合毒性效应 
聚乳酸微塑料及其复合污染的生物毒性效应与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中国环境科学》2023年第2期935-945,共11页邵雪纯 胡双庆 张琪 龚凯林 傅梦茹 张卫 彭程 
国家环境保护新型污染物环境健康影响评价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SEPKL-EHIAEC-202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7395)
综述了聚乳酸(PLA)微塑料单一暴露以及与其他污染物复合暴露的毒性效应,并探讨了PLA微塑料对生物的毒性作用机制.PLA微塑料的摄入会影响生物体的摄食、生长、存活、繁殖和运动行为;PLA微塑料与有机物和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生物体存在一定...
关键词:聚乳酸微塑料 毒性作用 联合毒性 生态毒理学 
纳米聚苯乙烯塑料对红霉素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2期499-508,共10页王亦凡 刘建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521709063);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BK20221505)。
微/纳米塑料(Micro/nano-plastic,MPs/NPs)和红霉素(ERM)是水环境中检出浓度较高新污染物,二者共存产生复合生态毒理风险.以大型溞为模式生物,研究不同老化程度的纳米聚苯乙烯塑料(PS)和ERM单独与联合暴露对浮游动物生长、繁殖、游泳等...
关键词:聚苯乙烯 老化纳米塑料 红霉素 大型溞 联合毒性 
磷酸三丁酯的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2
《生态毒理学报》2022年第3期366-384,共19页张金凤 逯南南 侯书国 孙韶华 贾瑞宝 武道吉 
济南市水务科技项目(JNSWKJ202108);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2020KJF013);济南市博士后创新项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FOS阻断自噬降解的作用机制研究);山东建筑大学博士基金项目(XNBS1711);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ts201712084)。
作为传统溴代阻燃剂的替代品,有机磷酸酯阻燃剂(organophosphate flame retardants,OPFRs)已广泛用于制造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备受人们关注,成为新有机污染物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烷基OPFRs在各种环境介质中被频繁检出,通过吸入、饮食...
关键词:磷酸三丁酯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生物毒性 生物富集 
水环境因子对镧系元素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杂志》2022年第5期955-962,共8页孙梨宗 郭橙 台培东 
国家重点研发课题(2018YFC1800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7146和31600372)资助。
镧系元素(稀土)应用的不断拓展引起了人们对其生物安全性的关注。为探明环境因素对镧系元素生物毒性效应的影响,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受试生物,研究水环境因子(pH、HCO_(3)^(-)、Ca^(2+)-Mg^(2+)、K^(+)和Cl^(-)等)对镧系元素生物毒...
关键词:镧系元素 斑马鱼 毒性效应 环境因子 作用模式 
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应用化工》2021年第S02期294-298,313,共6页刘宇程 何维 周盈 陈明燕 马丽丽 杨冰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20JDTD0018)。
页岩气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压裂返排液,这类废水由于具有生物毒性大、可生化性差和难处理的特点而备受广泛关注,如不经处理而回用或外排,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潜在危害和风险。总结分析了压裂返排液对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的生物毒性...
关键词:页岩气开发 压裂返排液 生物毒性 
纳米二氧化铈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环境行为及其生物毒性效应研究进展被引量:4
《环境工程》2021年第9期7-13,75,共8页许伊 杨士红 尤国祥 侯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39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5200903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B2102021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M671326,2020M681478)。
纳米二氧化铈(CeO_(2))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因而会不可避免地被释放进入污水处理厂内并与微生物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对其净污活性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产生影响。从污水处理系统内纳米CeO_(2)的归...
关键词:纳米二氧化铈 环境行为 毒性效应 污水处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