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

作品数:21437被引量:70111H指数:9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薛达元马克平王献溥于顺利徐海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气候和景观多样性对青藏高原草地植物多样性与生物量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5年第7期3353-3369,共17页李生梅 杨路遥 齐雯潇 高如意 沈其瑜 王子滢 武胜男 李耀琪 董世魁 李周园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3YFF1304305,2019QZKK0307);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X20231002237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324)。
青藏高原是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高海拔牧区,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响应敏感。在青藏高原跨经纬度带开展草地植物群落调查和采样,测度物种多样性、功能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计算采样地月均气温和...
关键词:青藏高原 气候因子 景观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生物量 
生物多样性信用研究现状、热点及启示——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529-2543,共15页韩丽丽 何友均 朱震锋 王超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CAFYBB2023ZA00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170593&31570633);“十五五”国家林草发展思路研究(500102-5117)。
生物多样性信用是一种经济工具,是对保护或恢复物种、生态系统或自然生境等行为所产生的生物多样性净增值的计量。可用于通过创建和出售生物多样性信用来资助增强生物多样性的行动。为全面了解生物多样性信用研究的发展脉络及演变趋势,...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信用 文献计量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耦合物种交互关系及栖息地时空分异的多因素候鸟分布机制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184-2199,共16页徐逸飞 李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050)。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约14%的候鸟种群面临数量减少或灭绝的严峻挑战。识别对候鸟栖息格局具有关键影响的驱动因素,对于濒危珍稀候鸟的保护管理及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研究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通...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驱动机制 模型集成 候鸟 黄河滩区 
基于昆-蒙框架的PSR生物多样性评估方法构建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854-1864,共11页祝晨佳 高吉喜 万华伟 郭雨桐 朱萨宁 杨雪 尤春赫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草地生物多样性无伤害遥感监测技术与应用示范(2021YFB3901102)。
开展《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昆-蒙框架》”)评估对于解决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合理调整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政策以及进一步提升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但还未有统一的《昆-蒙框架》生...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评估 压力-状态-响应(PSR) 
森林结构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519-1538,共20页李雪艳 吴建平 张超群 闫文婷 廖紫吟 苏泳娴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2401131,4210123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1996);广东省科学院打造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行动资金项目(2022GDASZH⁃2022010105)。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内部结构不仅是决定鸟类多样性组成和分布的关键因素,还在维持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森林退化和恢复、毁林和造林事件的持续发生,森林结构...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结构 鸟类多样性 影响机制 生物多样性保护 
稻田节肢动物群落两种调查取样方法比较研究
《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644-652,共9页谢美琦 朱宏远 杨长举 韩可洪 余玖坤 关现军 沈栎阳 徐成梨 陆泽玮 刘畅 何贝贝 蒲雷 华红霞 蔡万伦 
湖北洪山实验室重大项目(2021hszd002);粮食丰产增效与科技创新(2017YFD0301403);2024湖北省粮食单产提升专项,粮食作物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应用(2662024YJ018)。
吸虫法是稻田节肢动物群落调查的主流方法,但随着大规模调查取样需求的日益增加,便捷性逐渐成为选择调查取样方法时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不少研究者开始倾向于使用扫网法。然而,关于扫网法与吸虫法在调查效果上的直接比较尚未见报道。研...
关键词:稻田节肢动物群落 扫网法 吸虫法 生物多样性 江汉平原 
大兴安岭典型灌丛-莎草泥炭地植物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
《生态学报》2025年第2期962-973,共12页王东旭 王宪伟 谭稳稳 王淑洁 杜宇 姜静宜 李琪 张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1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42220104009)。
泥炭地生态系统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落中物种功能性状的变化,但目前的相关研究仍非常有限。研究对大兴安岭4个地区的灌丛-莎草泥炭地植物地上-地下部分开展调查和取样,系统分析了植物比叶面积,比根长,比根面积,叶片和根系碳、氮和磷...
关键词:叶功能性状 根系功能性状 生物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泥炭地 
生物多样性价值内涵和评估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4年第20期8957-8967,共11页胡雄蛟 林亦晴 高晓龙 徐卫华 欧阳志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自然保护地保护成效与空间优化技术”项目(2022YFF130144)。
生物多样性价值评估是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和主流化政策制定的基础,现已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价值相关研究的发文数量、研究热点、趋势和代...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价值 内涵 评估方法 生态系统服务 
吉林蛟河阔叶红松林谱系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对采伐干扰的响应
《生态学报》2024年第19期8617-8626,共10页岳庆敏 何怀江 张春雨 赵秀海 郝珉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1555)。
阔叶红松林是东北森林的典型代表,由于受到历史采伐干扰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功能严重退化,威胁东北地区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功能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基础,阐明采伐前后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对于评估采伐干扰的影响、理解森林恢复过...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 谱系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采伐干扰 生态修复 
黄土高原生物结皮覆盖对土壤线虫垂直分布格局的影响
《生态学报》2024年第19期8447-8458,共12页张颖 肖波 王彦峰 曹尤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077010);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2019)。
线虫在土壤食物网中占多个营养级,是土壤生态过程的重要指示生物,对维持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生物结皮作为“荒漠工程师”对干旱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具有积极影响,但其对土壤线虫群落的影响与机制尚不明确。分别采集藓结...
关键词:藓结皮 藻结皮 土壤动物 生物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 干旱生态系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