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

作品数:3894被引量:10523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克平薛达元温亚利裴盛基秦天宝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生态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耦合物种交互关系及栖息地时空分异的多因素候鸟分布机制
《生态学报》2025年第5期2184-2199,共16页徐逸飞 李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050)。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衰退,约14%的候鸟种群面临数量减少或灭绝的严峻挑战。识别对候鸟栖息格局具有关键影响的驱动因素,对于濒危珍稀候鸟的保护管理及生物多样性恢复策略的制定和实施至关重要。研究以东营市为研究对象,通...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驱动机制 模型集成 候鸟 黄河滩区 
森林结构对鸟类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生态学报》2025年第4期1519-1538,共20页李雪艳 吴建平 张超群 闫文婷 廖紫吟 苏泳娴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42401131,42101239);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3A1515011996);广东省科学院打造综合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行动资金项目(2022GDASZH⁃2022010105)。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最重要的鸟类栖息地,其内部结构不仅是决定鸟类多样性组成和分布的关键因素,还在维持和提升森林生态系统功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全球范围内不同程度的森林退化和恢复、毁林和造林事件的持续发生,森林结构...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结构 鸟类多样性 影响机制 生物多样性保护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社会科学交叉融合与发展被引量:3
《生态学报》2024年第13期5459-5475,共17页王炜晔 翟大业 刘金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973145);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72204252)。
保护科学前沿研究重视克服单一学科的局限而向超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跨学科交叉融合转型。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IUCN-WCPA)自然保护地管理有效性框架,从规划制定、执行和评估三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我国保护科学的研究进...
关键词:保护自然科学 保护社会科学 管理有效性 二元分割 跨学科整合 
基于“生态-气候适应性-游憩”多功能耦合的复合绿地生态网络格局优化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4年第13期5854-5866,共13页周媛 黎贝 李朋瑶 姚婧 陈明坤 唐密 张莉 陈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基金项目(52078440,32171665);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NSFSC1160);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ZYN2022071)。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构建多功能耦合的绿地生态网络格局是促进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以成都市为研究区,基于“源-汇”理论,综合运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景观连通性...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热环境改善 游憩服务 绿地生态网络 多功能耦合 
基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青藏高原保护优先区和保护空缺识别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4年第11期4507-4516,共10页申宇 程浩 刘国华 邓红兵 苏旭坤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402)。
协同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维持对制定系统性保护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应用Maxent模型模拟了重点植物的空间分布,结合世界保护联盟(IUCN)重点动物空间分布数据和生态系统服务空间分布,利用Zonation模...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态系统服务 青藏高原 保护空缺 保护优先区 
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变化驱动下的生物多样性系统分析新框架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4年第3期871-884,共14页杨青 刘耕源 杨志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0212,52070021);大湾区城市环境安全与绿色发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工业大学)专项经费资助;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科研项目(KY-23ZK02)。
尽管目前已有大量关于生物多样性评估的研究,但同时考虑生物多样性多维评估、多驱动因素对生物多样性变化的影响评估及生物多样性变化中长期动态模拟预测等研究仍相对缺乏,这会引起对生物多样性不同维度变化水平的片面理解,导致生物多...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 气候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工程效果仿真 驱动机制 工程管理与调控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赤水河秋季鱼类多样性分布特征被引量:12
《生态学报》2023年第4期1676-1690,共15页郭宁宁 沈梅 肖能文 高晓奇 郭晓晨 李俊生 
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206-1);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少有的仍保持自然流态的大型一级支流,是长江鱼类重要的繁衍场和珍稀物种的保护地,摸清其鱼类多样性现状及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对赤水河水生态恢复评估极为重要。于2021年9月对赤水河流域开展了鱼类多样性、分布及其特征调...
关键词:EDNA 鱼类多样性 赤水河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现状、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3
《生态学报》2023年第1期166-175,共10页王毅 巫金洪 储诚进 李添明 
国家公园建设专项(2021GJGY034);海外高层人才计划项目(41180944,41180953)。
中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从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特点、建设、监测与评估及规划和实施等方面阐述了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在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中,自...
关键词:生态安全格局 生态文明 生态安全屏障 生物多样性保护 协调发展 
生态保护区外斑块对景观连接度的影响评价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2年第17期6937-6947,共11页祖悦晴 魏妍儿 张曦文 于德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1269)。
快速的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生境斑块破碎化及损失会影响物种迁移、捕食等生态活动,对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然而,现有生态保护区可能无法覆盖其内生物的必要活动范围。生态保护区外的生境斑块对于维持生态过程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识别生态...
关键词:景观连接度 生境斑块 城市化 生境破碎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未来气候变化对粤港澳地区杜鹃花适生区的影响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22年第13期5481-5492,共12页颜佳滢 吴志峰 申健 张意岑 俞方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901060)。
位于我国南方丘陵的粤港澳地区拥有丰富杜鹃花资源,长期以来受杜鹃花不适宜在高温低海拔地区进行开发利用等思想的影响,该区域野生杜鹃花的开发、保护与利用研究寥寥无几,但低海拔野生杜鹃花在气候变化下正面临较高灭绝风险。基于粤港...
关键词:最大熵模型 栖息地变化 南方丘陵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