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硅

作品数:155被引量:653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刘素美吴丽芳汤才国蔡冬清李明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海洋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海洋沉积物^(32)Si测年方法研究
《海洋学报》2019年第2期63-74,共12页詹晓青 李超 贾磊 张金鹏 刘广山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GZH201500207;GZH201300503;DD20160146)
天然^(32)Si是宇宙射线成因的,随着降水进入湖泊或海洋,被硅质生物摄取后最终存在于生物硅中。^(32)Si来源单一,生产速率相对恒定,半衰期为150 a,可测年的时间尺度为100~1 000 a,是该时间尺度最合适的测年核素,填补了百年到千年时间尺...
关键词:32Si 生物硅 年代测定 南沙海域 沉积物岩心 
长江口邻近海域沉积物和间隙水中硅的研究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17年第4期39-49,共11页李慧菊 刘淑民 简慧敏 陈洪涛 姚庆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6070);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2016ASKJ02)
以2011年6月和8月在长江口邻近海域采集的沉积物和间隙水样品为研究对象,讨论了沉积物中生物硅(BSi)和间隙水中溶解硅(DSi)的分布情况和影响因素,并初步探讨了生物硅的循环和保存。结果表明,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含量较低,且均小于1%。柱...
关键词:长江口邻近海域 沉积物 间隙水 生物硅 溶解硅 埋藏效率 
西北太平洋楚科奇海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输送通量估算被引量:6
《海洋学报》2015年第11期155-164,共10页张海舟 庄燕培 朱庆梅 李宏亮 刘小涯 陈法锦 卢勇 陈建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3036;41076135);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30403;20130304);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120104)
陆架区沉积物间隙水的营养盐再生是水体营养盐补充的重要途径之一。楚科奇海陆架区中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分布,是物理和生物扰动较弱状态下的沉积物-水界面的典型分布。本文对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4个多管短柱沉积物样品及...
关键词:生物硅 沉积物-水界面 输送通量 楚科奇海 
渤海颗粒有机碳与生物硅的分布及来源被引量:7
《海洋学报》2014年第10期12-24,共13页冉祥滨 车宏 孙涛 马永星 刘森 臧家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07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2012G29)
海洋碳、硅循环及其相关联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是全球环境变化的热点问题,也是海洋科学关心的重要领域。利用2012年5月和11月份对渤海海域的调查结果,对该海域颗粒有机碳和生物硅的分布特征及来源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为:渤海有机碳以溶...
关键词:渤海 颗粒有机碳 生物硅 
黄河下游营养盐浓度、入海通量月变化及“人造洪峰”的影响被引量:29
《海洋学报》2013年第2期59-71,共13页陈沛沛 刘素美 张桂玲 李玲伟 顾培培 曹秀红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409802;2010CB428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25017)
于2009年至2011年在黄河下游采集溶解及颗粒态营养盐样品,分析了黄河下游各形态营养盐的浓度变化及营养盐入海通量,结果表明各形态氮的浓度多呈丰水期低、枯水期高,溶解无机氮是溶解态氮的主要存在形式;受黄河高悬浮颗粒物含量的影响,...
关键词:营养盐 颗粒态磷 生物硅 调水调沙 黄河 渤海 
不同藻类生态参数在反演沉积物环境中的应用比较被引量:1
《海洋学报》2013年第2期154-160,共7页刘东艳 邸宝平 石雅君 申旭红 李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609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6101);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0990151051)
海洋沉积物中残留的硅壳、甲藻孢囊、类脂类化合物及生物硅等生态参数被广泛应用于反演和指示海洋古环境特征。本研究通过测定烟台四十里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硅藻化石、甲藻孢囊、菜籽甾醇、甲藻甾醇及生物硅5种生态参数,比较不同生态参数...
关键词:硅藻化石 甲藻孢囊 甾醇 生物硅 沉积物 四十里湾 
黄海、东海陆架区沉积物中氮的形态分布及与浮游植物总量的关系被引量:8
《海洋学报》2013年第1期111-120,共10页张小勇 孙耀 石晓勇 杨茜 黄建生 王迪迪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0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6088)
利用分级浸取分离法将黄海、东海陆架区沉积物氮分为转化态氮(TF-N)和非转化态氮,并将可转化态氮区分为4种形态:离子交换态氮IEF-N、碳酸盐结合态氮CF-N、铁锰氧化态氮IMOF-N及有机态和硫化物结合态氮OSF-N。对各形态氮的平面、垂直和...
关键词:黄海 东海陆架区 沉积物 氮形态 生物硅 浮游植物总量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颗粒有机碳的变化特征被引量:6
《海洋学报》2011年第4期181-186,共6页于培松 扈传昱 朱根海 潘建明 张海生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06BAB18B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6118;41076134);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070213);国家海洋局青年海洋科学基金(2009126)
1引言 海水中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被分为生命和非生命物质两部分,生命部分主要包括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等生命体,而非生命部分也被称为有机碎屑,主要是陆源输入物质以及海洋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残骸和粪便...
关键词:颗粒有机碳 浮游植物 生物硅 普里兹湾 南极 
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态硅的研究被引量:3
《海洋学报》2011年第1期83-90,共8页曹璐 刘素美 李瑞香 
科技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九七三"项目(2011CB409802;2001CB409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925017)
对春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悬浮颗粒态生物硅(PBSi)、成岩硅(LSi)进行了大面调查和围隔培养实验研究,讨论了悬浮颗粒物中PBSi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PBSi与LSi的含量分别为0.22~4.25和1.75~184μmol/dm3,与世界其他海域相比...
关键词:生物硅 成岩硅 围隔实验 长江口 邻近海域 
东海、黄海近代沉积物中生物硅含量的分布及其反演潜力被引量:14
《海洋学报》2010年第3期51-59,共9页杨茜 孙耀 王迪迪 邢磊 孙晓霞 唐启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0876088);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400607)
以东海、黄海2006年4月、10月航次采集的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结合沉积物中生物硅(BSi)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讨论BSi的反演潜力。研究发现,调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BSi的含量介于0.018%~2.516%,平均值为0.726%,柱状沉积物中BSi的含量...
关键词:黄海、东海典型海域 沉积物 生物硅 生产力指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