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通量

作品数:25被引量:266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刘文清谢品华袁仁民李昂徐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国环境科学》《环境科学》《广东科技》《气候与环境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北京一次雾霾天气的气象条件和污染物输送特征分析
《气象科学》2024年第5期928-935,共8页姚爽 熊秋芬 姜晓飞 张志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U20332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41905053)。
利用气象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国家环境监测站PM_(2.5)质量浓度资料,分析2019年3月1—6日北京持续性雾霾过程特征、环流形势和气象影响因子;再基于HYSPLIT模式,模拟过程期间北京近地层气团的后向轨迹;采用WRF-Chem对污染过程中PM_(2.5)输送...
关键词:PM_(2.5) 气象条件 轨迹 输送通量 质量浓度权重轨迹 
基于激光雷达观测的青岛市暖季臭氧污染垂直分布特征
《环境科学研究》2024年第7期1513-1523,共11页孟赫 张淼 王桂霞 张玉卿 马艳 薛莲 许杨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础研究项目(No.ZR2020ZD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ZR2021MD013,ZR2021MD116)。
为探究暖季臭氧(O_(3))污染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差分吸收臭氧激光雷达和相干多普勒测风激光雷达等对青岛市沿海地区2023年6−9月大气边界层2000 m以内O_(3)浓度和边界层风场开展长期连续观测,并基于O_(3)输送通量垂直分布揭示...
关键词:O_(3) 垂直分布 输送通量 边界层风场 激光雷达 
长江口滨海湿地有机碳循环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被引量:2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2期303-312,共10页杨中元 娄厦 陈仕哲 Irina Fedorova Viktorovna Dorzhievna Radnaeva Larisa Elena Nikitina 
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2230712900,22ZR1464200,202307425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2281,41602244);土木工程Ⅰ类高峰学科建设项目(2022-3-YB-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2120210576);同济大学海洋交叉平台项目(2022-2-YB-01)。
滨海湿地是“蓝碳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综述了长江口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分布及含量、碳汇速率、有机碳横向输入输出通量及量化方法、有机碳循环定量分析模型以及有机碳储量和组分对不同影响因素所做出的动态响应规律,发现在...
关键词:长江口湿地 有机碳时空分布 垂向埋藏速率 横向输送通量 影响因素 碳汇评估 
珠三角西部一次冬季臭氧污染过程分析被引量:6
《中国环境科学》2023年第12期6235-6245,共11页麦健华 于玲玲 邓雪娇 欧洪辉 余欣洋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0B111136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面上项目(42275123);广东省气象局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GRMCTD202003);中山市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JKT201913)。
利用地面气象和空气质量观测资料、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数据,对2021年12月8~12日位于珠三角西部的中山市的O_(3)污染过程的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次过程为近年来罕见的冬季O_(3)连续污染过程,期间O_(3)平均峰值浓度是...
关键词:臭氧污染 气象条件 输送通量 光解速率 
长江流域难降解溶解态有机碳的入河量与断面输送通量及源贡献分析被引量:1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9期418-429,共12页田思雨 王芳 张培培 晏维金 余其彪 储昭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2077304,41877483,42106214)。
河流溶解态有机碳(DOC)的迁移转化对流域尺度碳循环与碳的源汇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河流系统DOC中有相当一部分的难降解溶解态有机碳(Refractory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RDOC)在迁移转化过程中较难去除,是一个重要的碳库,但其结构和来...
关键词:长江 难降解溶解性有机碳(RDOC) 分子组成 源贡献分析 碳排放 
长江颗粒(类)金属元素分布、来源和向海输送被引量:1
《环境科学》2022年第12期5478-5490,共13页刘珈铭 吴文涛 刘笑天 刘军 王昊 臧家业 张爱军 冉祥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6089,42176048,41806097)。
基于对长江干流与主要支流丰水期的调查和下游一个水文年的综合观测,结合多元数理统计手段和历史观测数据,对悬浮颗粒物中元素的时空变化、控制因素和来源等进行了解析,探讨了流域自然和人为因素对元素输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多颗粒物...
关键词:长江 悬浮颗粒物(SPM) 金属元素 时空分布 输送通量 
2018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污染过程分析被引量:15
《中国环境科学》2020年第4期1393-1402,共10页孙婷婷 张天舒 项衍 吕立慧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DDGG010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3002,2018YFC0213101,2016YFC020040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08085QD160,1908085QD170);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18030801111)。
为了解2018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利用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数据、激光雷达组网观测数据,结合WRF气象要素、颗粒物输送通量和HYSPLIT气团轨迹综合分析污染过程.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出现3次污染过程.春节前一次污染过程,各站点PM2....
关键词:PM2.5 激光雷达 输送通量 后向轨迹 WRF 春节期间 烟花炮竹 
上海典型持续性PM_(2.5)重度污染的数值模拟被引量:50
《环境科学》2016年第3期825-833,共9页常炉予 许建明 周广强 吴剑斌 谢英 余钟奇 杨辰 
华东区域气象科技协同创新基金合作项目(QYHZ201401);上海市气象局科学与技术发展项目(YJ201407);上海市气象局科技开发项目(QM201516;QM201517);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C16B05)
本研究针对2013年1月23~24日的上海PM_(2.5)持续重污染过程,采用WRF-Chem大气化学模式以及PM_(2.5)质量浓度、能见度、气象要素等地面实测资料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造成上海冬季PM_(2.5)持续性重污染的一类"天气学必要成因",即一次弱冷...
关键词:PM2.5 污染特征 WRF-Chem 上海 输送通量 
区域空气污染输送通量观测的光学遥感应用方法和技术规范研究被引量: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5年第12期88-89,共2页刘文清 刘建国 谢品华 王瑞斌 
目前我国在环境问题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大气污染表现出显著的系统性、区域性、复合性和长期性特征,特别是近来呈现出区域、跨境大气复合污染及其相互影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对环境变化进行了系统的、跨区域的监测研究,以期...
关键词:输送通量 空气污染 遥感应用 技术 光学 观测 区域大气环境 污染监测 
西北太平洋楚科奇海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输送通量估算被引量:6
《海洋学报》2015年第11期155-164,共10页张海舟 庄燕培 朱庆梅 李宏亮 刘小涯 陈法锦 卢勇 陈建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3036;41076135);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CHINARE20130403;20130304);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20120104)
陆架区沉积物间隙水的营养盐再生是水体营养盐补充的重要途径之一。楚科奇海陆架区中部沉积物间隙水中的营养盐分布,是物理和生物扰动较弱状态下的沉积物-水界面的典型分布。本文对中国第4次北极科学考察采集的4个多管短柱沉积物样品及...
关键词:生物硅 沉积物-水界面 输送通量 楚科奇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