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

作品数:945被引量:48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龙红李绍彬王玲娟张景科任伟中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文理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作者=李绍彬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视觉元素解析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年第3期56-58,共3页李绍彬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生动的造型语言,在我国石窟艺术同类题材中别具一格。文章通过对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典型视觉元素的解析与提炼,深入挖掘其潜在的价值及设计应用的空间与可能性,尝试将具有形式美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六道轮回图 视觉元素 文化符号 大足石刻 
基于照片建模的大足石刻数字化保护被引量:5
《华夏考古》2016年第2期146-152,共7页李绍彬 雷炀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化在大足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编号:Z011YBYS092
本文通过照片采集,对大足石刻的原始照片进行处理,对模型建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自动手动相结合的大足石刻虚拟模型建立方法,在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照片建模 大足石刻 数字化保护 
大足石刻六道轮回图的数字化保护被引量:5
《华夏考古》2014年第1期121-124,F0003,共5页李绍彬 田俊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数字化在大足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编号为2011YBYS092
数字化保护相对于传统保护,具有投入成本较低、修复精度高、易于长期保存、广泛传播和应用,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采用数字化技术,对大足石刻的"六道轮回图"石刻进行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
关键词:大足石刻 “六道轮回图”石刻 数字化保护 
大足石刻世俗造像的数字化研究被引量:1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3年第8期129-131,共3页李绍彬 冯霞 
数字化在大足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1YBYS092
大足石刻艺术作为历史社会的缩影,具有多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对大足石刻艺术世俗化的造型风格、审美内涵等方面进行数字化探讨,意在以数字化的全新视角和艺术表现手段传承与发展大足石刻艺术。
关键词:大足石刻 世俗造像 民族遗产 数字化 
大足石刻垂足而立之莲花座的艺术形式分析
《时代文学(上半月)》2013年第4期212-212,共1页李绍彬 张欣娜 
<数字化在大足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重庆;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1YBYS092
大足石刻莲花座的造型种类之多,其中垂足而立之莲花座有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都体现了站式的功用性和美观性,烘托了菩萨的高洁品质,它的造型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在佛教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美好的象征,其艺术形式具有鉴赏价值。
关键词:大足石刻 莲花座 艺术形式 
大足石刻三孔雀明王艺术形态分析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3年第3期210-212,共3页李绍彬 雷炀 
<数字化在大足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的应用研究>;重庆;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2011YBYS092
大足石刻的孔雀明王像共有三尊,北山、石门山、宝顶山各一尊,由于雕刻时代不同其形态也有所不同。本文在微观与宏观、整体与部分的纵横坐标系中比较研究了大足石刻三尊孔雀明王像的艺术形态特点,阐释了大足石刻北山、石门山、宝顶山三...
关键词:孔雀明王 大足石刻 形态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