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节律

作品数:1270被引量:2651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王正荣刘延友冼励坚汪宇辉江舟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生物钟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读懂“消化生物钟”,让脾胃肠按时“上班”
《中医健康养生》2025年第2期76-78,共3页李紫岩 赵天易 何丽云 
人体内部时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生理变化,使身体在白天保持警觉和活力,在夜晚进入休眠和修复状态。人体通过感知温度、光线和进食等周期性信号,与外界环境保持同步,从而产生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生物节律,又称作“...
关键词:生物节律 生物钟 周期性信号 外界环境 生理变化 
基于中医时间医学角度探讨生物节律对肝癌防治的影响
《天津中医药》2025年第1期125-130,共6页朱弈桦 王礼宁 李晓月 李丽秋 李尚真 李沐哲 张天驰 马勇 易永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885);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中西医结合)建设工程资助项目—苏政办发[2018]87号;江苏高校中西医临床医学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二期)(2020PPZXL26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骨伤科学。
中医时间医学是以“天人相应”为核心,研究自然时间节律与人体周期性生命活动间对应关系,以指导疾病预防、诊疗和预后的学科。肝癌在癌症导致的相关性死亡中高居第3位,严重危及人体健康。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体阴而用阳,其功能的...
关键词:中医时间医学 肝癌 生物节律 生物钟 时间疗法 
不同时间限制性饮食模式对小鼠生物节律和脑iNOS的调节作用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4年第7期1417-1420,共4页冯梓琦 朱玲 江舟 万莉红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编号:SCU2023D022);西藏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CGZH2023000335);四川大学2022年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研究课题重点项目(编号:SCUBJ110);。
目的:探究不同的时间限制性饮食(Time-restricted Feeding,TRF)模式对小鼠节律及脑内iNOS水平的影响差异。方法:选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36只,随机分为三组后放入节律箱驯化7 d,分别执行如下饮食模式24 d:a.节律晚期限制性饮食(顺节律时间...
关键词:时间限制性饮食 昼夜节律 生物钟 中枢免疫 BMAL1 
生物钟与椎间盘退变的研究进展
《骨科》2024年第3期282-288,共7页杜牧 王栋 杨柳 罗卓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地区)合作项目(82020108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730065)。
椎间盘退变在老年群体的发病率很高,且呈现出年轻化趋势,是导致下腰痛最常见的原因。在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椎间盘细胞的功能出现异常,细胞合成和分解代谢异常,细胞外基质成分降解,细胞死亡增加,最终导致椎间盘结构和功能异常。椎间盘...
关键词:生物节律 椎间盘退变 分子靶向治疗 髓核 调控机制 
骨性关节炎与生物节律关系的研究进展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24年第6期627-631,共5页牛鲁豫 李嘉萌 张涛(综述) 潘思华 崔进(审校) 
海军军医大学“深蓝”人才工程(崔进启航项目);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础医学研究专项(20237Y38)。
生物节律在机体大多数的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体几乎所有细胞都会在生物钟的调控下使自身与外部环境相适应,遵循24 h周期的分子活动,表现出节律性。这种昼夜节律受到中枢和外周神经的双重调控,前者由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神...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 生物钟 昼夜节律 时钟基因 时间疗法 
动物内源褪黑素调控生物节律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24年第2期304-314,共11页赵艳辉 肖艳红 孙克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2171481,32171525,31961123001)。
内源褪黑素对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的节律行为具有调控功能。生物节律是自然进化赋予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受到生物节律的控制与影响。在哺乳动物中,节律调控中心是松果体,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分泌褪黑素。褪黑素广泛参与...
关键词:褪黑素 生物钟 哺乳动物 昼夜节律 年节律 
生物节律与变应性鼻炎
《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23年第5期276-279,共4页孙福琴 刘少峰 左娜 
变应性鼻炎症状在夜晚或清晨加剧,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最近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患者不仅临床症状有昼夜节律变化,发病的核心环节肥大细胞脱颗粒也显现出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这种生活节律及多种环境的变化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变应性...
关键词:鼻炎 过敏 生物钟 免疫 
蒺藜苜蓿生物钟基因MtTOC1a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3年第5期803-809,共7页段婷婷 杨明康 黄可 黄巍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21A1515012148,2019A1515012009);岭南现代农业科学项目(NZ2021001)。
【目的】分析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生物钟基因MtTOC1a的蛋白结构,探究MtTOC1a在生物钟系统中的生物学功能,比较其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AtTOC1功能相似性和差异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鉴定了T...
关键词:蒺藜苜蓿 拟南芥 MtTOC1a 生物钟 生物节律 农艺性状 
特殊作息职业人群生物节律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23年第2期247-253,共7页段维 叶鹏 王温 李东方 谭兴 王伟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0354);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22ZR1478400);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专项基金(20M0807)。
生物钟是由自我维持的昼夜节律振荡器和环境、行为等共同驱动的,它协调机体生理功能和行为,对健康至关重要。机体内部的生物钟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特殊作息职业人群,因作息时间不规律,易出现生物节律紊乱,从而引起失眠、抑郁等多种...
关键词:特殊作息 职业人群 昼夜节律 生物钟 检测方法 睡眠 
生物钟紊乱防治策略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生理学报》2023年第2期279-290,共12页彭景 任保印 张荷 陈丽红 杨光锐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32171165,31871190)。
生物钟是机体为适应环境周期性变化而进化出的一种内在机制。保持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钟步调一致对健康至关重要,二者不同步(比如作息不规律、时差、分子时钟机制被破坏等)可能导致生物钟紊乱,可表现为睡眠-觉醒周期异常,激素分泌、血压、...
关键词:生物节律 生物钟紊乱 药物治疗 非药物干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