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绝灭

作品数:67被引量:510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殷鸿福杜远生童金南张玉宾郑荣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趣味盎然的古生物学
《人与自然》2025年第3期110-120,F0003,共12页维露(文/图) 刘煜(文/图) 
什么是古生物学,古生物学是个外来词,英文名称“Palaeontology”是由三个词根组成,其中palae意为“古老的”,中间的onto意为“生命的”,后缀logy意为“科学、学问”。因此,古生物学是一门关于古老生命的科学。这门学科主要通过对各种各...
关键词:古生物学 生命起源 生物绝灭 地球演化 环境变化 PALAEONTOLOGY palae 
云南发现新的近鲱形类:三叠复兴鱼
《生物进化》2017年第2期15-15,共1页
地质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大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而二叠纪末期生物绝灭事件是其中规模最大、涉及生物类群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造成了约95%的海洋生物的绝灭。近鲱形类是新鳍鱼类(约占现生脊椎动物物种总数的一半)中的一支,以生活...
关键词:鳍鱼类 生物集群灭绝事件 生物绝灭事件 云南  二叠纪末期 地质历史 生物类群 
人类如何保护物种
《资源与人居环境》2016年第10期41-42,共2页骆昌芹 
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需求、无节制的扩展和增长,如今,已有大批生物绝灭或面临绝灭的险境。无论哪种生物的绝种(即使是对人类有害的),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 培育新品种的源泉 19世纪中叶,作为欧洲人主要食物之一的...
关键词:人类 保护物种 生物绝灭 欧洲人 自然界 新品种 晚疫病 马铃薯 
河南宜阳地区陆相二叠系—三叠系界线附近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特征及意义被引量:17
《地质论评》2014年第5期1051-1060,共10页张利伟 杨文涛 牛永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U1204404;41102076);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陆相地层划分对比及海相地层阶完善"(编号1212011120142)地质调查工作项目;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资助项目(编号B2011-094)的成果
有关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及其生物地质过程的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深刻认识地球早期生命演化以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的重要桥梁。目前报道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主要集中在海相沉积中,而陆相碎屑岩沉积中的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研究...
关键词:微生物成因沉积构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陆相沉积 生物绝灭与复苏 错时相 
广西来宾蓬莱滩剖面生物绝灭事件的热释光响应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年第6期1057-1063,共7页陈桂凡 胡超涌 李牛 易振辉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11CB808800);国家地质学理科基地人才培养基金(编号:J0830520)资助
海相碳酸盐岩热释光作为潜在的环境替代指标,已用于第四纪海洋环境变化的研究,但能否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适用尚不清楚.中晚二叠世之交全球海洋环境剧变并导致了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是检验热释光这个新指标适用性的一个典型实例.本文...
关键词:热释光 碳酸盐岩 MN Fe G L绝灭事件 海洋环境 
川东华蓥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地质事件与元素地球化学响应被引量:11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2年第S1期101-110,共10页周刚 郑荣才 罗平 郑超 蔡家兰 文华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40872082)
以华蓥山涧水沟PTB界线地层剖面为例,对地层学界长期争论但始终没有得到解决的全球性地质难题PTB界线进行了地质、地球化学等方面的探讨,可从该剖面中识别出生物地层和岩性地层两类T/P界线,两者相距约4.56m,所有的海平面下降、生物绝灭...
关键词:华蓥山 二叠-三叠界线 海平面下降 生物绝灭 火山 地球化学 地层学 
二叠——三叠之交碳循环异常与生物绝灭研究进展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第11期40-40,共1页雷丽丹 
二叠——三叠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大规模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碳循环异常,其异常机制以及与生物绝灭的关系一直是探讨的热点,首先介绍了全球碳循环的特点,回顾了该地质转折期碳循环与生物绝灭关系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
关键词:二叠——三叠 碳循环 生物绝灭 
贵州新民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变化特征及生物地球化学意义被引量:8
《地质论评》2011年第3期305-315,共11页胡庆 曹珺 黄俊华 喻建新 张宁 冯庆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40839903和40921062)的成果
本文研究了贵州新民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剖面有机碳同位素(δ13Corg)组成和疑源类、菌藻类丰度的变化特征。δ13Corg在二叠纪末期存在缓慢降低和陡然降低两个阶段:缓慢降低发生于Clarkina yini带中下部,陡然降低出现在Clarkina meishanen...
关键词:有机碳同位素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疑源类及菌藻类 生物绝灭 新民剖面 
P-T之交硫循环研究综述被引量:1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第10期61-61,共1页雷丽丹 
P-T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大的一次的生物集群绝灭事件,生物灾变事件和环境剧变伴随着全球硫循环的动荡。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硫循环异常,其异常机制以及与生物绝灭的关系一直是探讨的热点,首先介绍了全球硫循环的特点,硫同位素的组成与分布,...
关键词:P-T之交 硫循环 生物绝灭 
峨眉山曾是死神
《大科技(科学之谜)(A)》2009年第8期5-5,共1页
地球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生物绝灭事件,可能是中国的峨眉山制造的! 中、英两国科学家经过4年研究发现,在2.6亿年前的二叠纪时期,在当时还是一片浅海的蛾眉山地区,发生了一场空前规模的火山喷发,火山熔岩迅速覆盖了25万平方千米的地...
关键词:峨眉山 生物绝灭事件 火山喷发 火山熔岩 海洋生物 最大规模 地球历史 眉山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