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利用度

作品数:4539被引量:14908H指数:3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蒋学华何仲贵乔海灵代宗顺刘昌孝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新药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种制备方法用于提高槲皮素纳米混悬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
《中国新药杂志》2024年第23期2529-2536,共8页郑光艳 罗永明 刘泽梅 车鑫 王立红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基金-ZK[2021]-524);贵州省卫健委科技基金资助项目(GZWKJ2022-233)。
目的:比较微流体法与反溶剂沉淀法制备的槲皮素纳米晶(quercetin nanocrystals,QNCs)的各项性质。方法:采用微流体法和反溶剂沉淀法分别制备QNCs;通过贝克曼粒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溶出度仪、差示扫描量热计和X射线粉末衍射仪表征2种...
关键词:槲皮素 纳米晶 反溶剂沉淀法 微流体法 体内药动学 
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制备、表征及体内外药剂学性质评价被引量:5
《中国新药杂志》2023年第21期2198-2209,共12页梁新丽 鲁永锋 汪新娌 廖正根 赵国巍 董伟 
江西省科技厅重大科技研发专项(20194ABC28009,X202310412159);江西中医药大学中药制剂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CXTD22006)。
目的:为提高姜黄素的口服生物利用度,采用“Top-down”法中的高压均质法制备姜黄素纳米晶混悬液(Cur-NCS),并对其进行物性表征、体外释放、体内生物利用度及内外抗炎活性研究。方法:以粒径、Zeta电位等为评价指标,优化处方和工艺参数;...
关键词:姜黄素 纳米晶 生物活性 生物利用度 抗炎 
口服药物食物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新药杂志》2023年第18期1843-1849,共7页张艳宝 高慧桃 崔馨戈 任建伟 王维聪 郑昕 
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资助(2022-PUMCH-A-247);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2022-2Z-4016)。
食物摄入会导致人体胃肠道的生理状况发生各种变化,如胃肠道pH、离子强度、缓冲容量、胃排空时间、内脏血流及代谢酶等。这些变化可通过改变药物的释放、吸收、分布、代谢和/或排泄来影响药物的药动学特征。因此,了解食物是如何改变人...
关键词:食物影响 胃肠道管腔环境 生物利用度 抗肿瘤药 指导原则 
黄连素衍生物WZX20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中国新药杂志》2021年第18期1703-1708,共6页朱高峰 陈瑞 张倚鸣 朱开红 王建塔 汤磊 
贵州省化学合成药物研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项目(黔科合[2016]平台人才5402)。
目的:考察黄连素衍生物WZX20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将SD大鼠分别灌胃和尾静脉注射WZX20,采集不同时间点血样,LC-MS测定WZX20浓度,用DAS 2.0软件进行药动学分析。结果:WZX20灌胃药动学参数:AUC0→t为(596.46±22.22)ng·h·mL^(-...
关键词:黄连素 衍生物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液质联用 
药物共晶口服递送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
《中国新药杂志》2020年第20期2303-2308,共6页冯育苗 刘梅 黄碧瑶 杨美燕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应急药物特种制剂创新及产业化关键技术平台(2018ZX09711003-008-001)。
提高难溶性药物口服递送的生物利用度一直以来都是药学研究的难点和挑战。基于晶体工程学理论的药物共晶能够在不改变药物化学结构的基础上改善药物的稳定性、溶解度以及生物利用度,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口服药物...
关键词:药物共晶 口服递送 难溶性药物 生物利用度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配比制剂中克拉维酸的生物利用度研究被引量:10
《中国新药杂志》2019年第18期2213-2216,共4页王晨 胡昌勤 许明哲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7ZX09101001)
目的: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不同配比制剂中克拉维酸钾的生物利用度进行研究,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最优配比提供比较依据与评价标准。方法:通过建立克拉维酸的生理药动学(physiologically based pharmacokinetic,PBPK)模型,对不同配比阿...
关键词:克拉维酸 生物利用度 β-内酰胺酶抑酶率 
固体制剂生产过程中的药物晶型转变被引量:16
《中国新药杂志》2018年第9期1000-1005,共6页高晶 滕再进 束俭辉 蒋曙光 
固体口服制剂的质量和疗效取决于活性药物成分的选择、处方设计以及药物制剂生产过程。然而,药物制剂生产过程中的加工诱生相变难以预测和控制。因此,在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全面了解药物多晶型有助于新药开发、仿制药疗效一致评价及药品质...
关键词:药物多晶型 生物利用度 加工诱生相变 过程分析技术 
食物影响口服药物吸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中国新药杂志》2018年第10期1137-1143,共7页陈艳君 刘梅 靳倩 高春生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7ZX09101-005-008-001)
口服给药是最常用,最方便和最安全的一种给药方式,药物经口服后首先被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之后才能发挥治疗作用,其中药物剂型、处方中药物形态与赋形剂、胃肠道生理状况和食物成分、以及肝首过效应等代谢系统都将会对口服药物的吸...
关键词:口服给药 食物 胃肠道的生理环境 生物利用度 稳定性 
二氢齐墩果酸甲酯的合成及其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
《中国新药杂志》2018年第3期351-355,共5页李维 李述敏 李永 杜克斯 范菊娣 张吉泉 汤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3356);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药物化学工程研究中心平台项目(黔教合KY字[2014]219号);贵州省化学合成药物研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项目(黔科合[2016]平台人才5402);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黔科合[2016]支撑2819);贵州省卫计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gzwjkj2016-1-051);贵州省联合基金资助项目(黔科合LH字[2015]7340;[2016]7349;[2016]7379)
目的:合成二氢齐墩果酸甲酯,并对其进行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评价。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原料,经酯化、乙酰化、氧化、黄鸣龙还原及酯化等步骤得到二氢齐墩果酸甲酯;采用UPLC-QTOF液质联用测定大鼠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进行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
关键词:二氢齐墩果酸甲酯 合成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纳米技术在抗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5
《中国新药杂志》2017年第23期2805-2811,共7页梁新童 李强 薛明 肇玉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57085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5152005);2016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基金(KM201610025003);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本科学生科研训练项目(7NZDS2015)
脑卒中是神经科的常见多发病,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质量,并带来沉重的社会负担。因此,人们在不断寻找、开发治疗脑卒中的药物。但是由于药物的药动学性质的缺陷,如溶解度低、半衰期短及难以透过血脑屏障,造成生物利用度低而限...
关键词:脑卒中 纳米医学 纳米技术 抗卒中治疗 生物利用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