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标志

作品数:1166被引量:4162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左丽君余舒扬倪兆慧孙颖浩严玉澄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医学杂志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慢性失眠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改变及其与血清生物学标志和睡眠质量的相关性被引量:18
《中华医学杂志》2021年第4期249-253,共5页孔晓艺 胡婷 葛义俊 张萍 厉雪艳 宋璇 何硕 陈贵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1316);安徽医科大学校自然基金(2018xkl066)。
目的探讨慢性失眠(CID)患者日间脑功能状态及其与血清生物学标志和客观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睡眠障碍科就诊的CID患者60例和本院同期健康体检中心的正常睡眠志愿者30名(健康...
关键词:睡眠障碍 脑功能 促肾上腺激素释放激素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多导睡眠图 
应加强生物学标志物在脑小血管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被引量:5
《中华医学杂志》2020年第43期3381-3384,共4页袁俊亮 李卓然 胡文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071552)。
脑小血管病是导致中老年认知功能损害和痴呆、情感障碍、尿便障碍、步态异常、生活能力下降和高致残性的主要原因之一,越来越得到重视。脑小血管病的发病机制涉及到缺氧/低灌注、内皮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氧化应激、炎症反应、静脉...
关键词:脑小血管病 发病机制 生物学标志物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生物学标志物被引量:6
《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第36期2815-2817,共3页缪冉 张萌 陶新曹 柳志红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905600,2016YFC090560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2069,7152062)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是内科急重症之一,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复杂,易漏诊、误诊。急性PTE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CT肺动脉造影、肺通气灌注扫描等。近年应用的生物学标志物,如D-二聚体、肌钙蛋白(Tn)、肌红蛋白、脑...
关键词: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生物学标志物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CT肺动脉造影 临床诊断 临床应用 利钠尿肽 内科急重症 
肺内源性和肺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被引量:12
《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第26期2023-2027,共5页杨卿 李自强 蓝海兵 熊申生 王石生 颜春松 
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1BBG70155)
目的探讨分别适用于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肺外源性ARDS的血清生物标志物。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ICU)、综合ICU和急诊ICU住院的ARDS患者共49例,按原发病因将...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生物学标志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4
《中华医学杂志》2017年第12期954-957,共4页唐燕 高晓玲 李建强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人群患病率男性约为4%,女性约为2%。其发病机制涉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导致免疫功能紊乱,代谢异常等。慢性间歇低氧为重要病理生理机制。近...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清学标志物 免疫功能紊乱 病理生理机制 慢性间歇低氧 生物学标志物 0SAHS 炎症反应 
探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生物学标志物的意义及现状被引量:13
《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第8期593-595,共3页李庆云 林莹妮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070068,81270148.81570082)
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及时诊疗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相关并发症。多导睡眠图(PSG)是诊断OSAHS的金标准,但因其耗时费力、院外等待时间长,很多患者得不到及时诊治,且用其反复监测来判断病情进展和疗效并不...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生物学标志物 相关并发症 OSAHS 多导睡眠图 0SAHS 病情进展 金标准 
Behcet病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杂志》2011年第42期3019-3021,共3页王昕 张美芬 
Behcet病(BD)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它最早由Hippocrates在公元前15世纪发现,并在1937年由土耳其医生Behcet将其总结为一种综合征。目前认为BD可能是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疾病,其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主要考虑...
关键词:BEHCET病 生物学标志物 慢性炎症性疾病 地区发病率 血管炎性疾病 病理生理机制 自身免疫因素 疾病严重程度 
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端粒长度能预测卒中后死亡、痴呆及认知功能下降
《中华医学杂志》2007年第5期352-352,共1页曹贵方 
卒中是一类常见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疾病。卒中生存者的认知改变及最终预后千差万别。约10%-30%的卒中存活者发展成痴呆。有文献报道卒中后5年内痴呆的发生率为年龄匹配的普通人群的3倍。然而有10%-50%的卒中患者在发病后3—15个...
关键词:认知功能下降 卒中后痴呆 端粒长度 前瞻性队列研究 预测 缺氧缺血性疾病 生物学标志 死亡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FHIT、Bcl-2、Bax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被引量:6
《中华医学杂志》2006年第31期2171-2176,共6页王湛博 赵坡 刘梅 李向红 
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资助项目(2002-3039)
目的探寻生物标志物FHIT、Bcl-2、Bax对术后化疗的选择及化疗患者预后的提示作用。方法用HE及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10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作回顾性分析。研究生物标志物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特点及患者无瘤生存时间和总...
关键词:乳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浸润性导管 生物学标志物 
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神经生物学标志被引量:5
《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第42期3017-3020,共4页肖世富 张明园 
关键词:老年轻度认知功能损害 生物学标志 临床前期 老年期痴呆 DISEASE 神经 阿尔茨海默病 诊断标志 MCI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