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造化

作品数:1589被引量:486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解安宁薛永年郎绍君罗无逸邵大箴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华书画家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写生琐谈
《中华书画家》2024年第1期82-87,共6页肖剑 
写生即“外师造化”。在中国美术史的长河中,明、清时期一度出现“画于南窗之下”终生伏案摹古的绘画局面,为此清人石涛便提出了“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艺术主张,坚持以大自然为师.
关键词:搜尽奇峰打草稿 中国美术史 外师造化 写生 摹古 绘画 大自然 
艺苑资讯
《中华书画家》2023年第2期144-144,共1页
师造化——钱瘦铁师生书画艺术展2022年12月10日,由朵云轩集团主办,海上兰亭书法院、谢稚柳陈佩秋艺术中心协办的“师造化一一钱瘦铁师生书画艺术展”在上海朵云艺术馆开幕。展出钱瘦铁与徐子鹤、吴颐人、刘小晴师生四人的书画印作品近7...
关键词:师造化 钱瘦铁 陈佩秋 吴颐人 谢稚柳 朵云轩 刘小晴 徐子鹤 
写心中之意
《中华书画家》2022年第9期84-87,共4页陈丙利 
山水画写生的方法大概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方式,以“目识心记”为主要方法。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皆擅长此法。黄宾虹写生主要以线勾勒山水之结构,逸笔草草,写其大概,归而以自己独特的笔墨程式反复“加工”,达到笔精墨妙、浑厚华滋...
关键词:逸笔草草 黄宾虹 傅抱石 潘天寿 师造化 浑厚华滋 墨妙 目识心记 
砚边絮语
《中华书画家》2021年第8期114-119,共6页耿安辉 
"师造化"与西画对景写生不同。中国画家不仅以大自然中的万物为师,也以自然的生成变化为师。东晋顾恺之认为:"实对"只能空有其形似,而不能传神,只有"悟对"才能"通神"。道出师造化、得心源,为自然"传神写照"之妙法。写生,即欲从大自然中...
关键词:东晋顾恺之 对景写生 师造化 情与景 得心源 传神写照 西画 
写生60年
《中华书画家》2019年第9期132-137,共6页戴卫 
我自幼喜欢绘画艺术,记得儿时父亲问我和几位哥哥:'如果仗打到成都,你们带什么东西逃难?'我说,'带一刀纸,一支笔,可以画画就行。'我从12岁起开始为报社作插图、画题花,报社要我随叫随到,学校支持我成为报社名副其实的'美术通讯员',每年...
关键词:陈子庄 师古人 美术编辑 师造化 中得心源 
刘松岩的艺术人生
《中华书画家》2019年第4期122-127,共6页杨玉泰 
刘松岩,1927年生于吉林永吉。原名寿安,字松岩,祖籍河北抚宁。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为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齐白石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校友书画会名誉顾问。出版有《唐宋元十六家山水画技法图解》《画长城学山水》《芥子园画传山水实...
关键词:山水画技法 文史研究 北京市 刘松岩 四步骤教学法 国画系 京津画派 师造化 
意境漫议
《中华书画家》2018年第6期126-133,共8页朱道平 
意境是山水画的核心。也可以说正是因为对于意境的追求,使得山水画脱离了一般意义上的风景,成为人文的山水,从而超越纯自然的写照,具有了更高的意趣和格调。意境一词是随着山水诗的发展而逐渐被引入山水画领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
关键词:意境 山水画创作 魏晋南北朝时期 “畅神” 得意忘象 澄怀味象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读齐子如先生的画
《中华书画家》2018年第1期78-85,共8页陈燕龙 
齐子如先生是画坛巨匠齐白石的第三个儿子。名良琨,字子如,1902年生于湖南湘潭,1920年随父进京,入陈半丁门下学习小写意。1955年不幸英年早逝,时年53岁。子如先生聪慧过人,自幼在白石老人身边学画,宗法前贤,广猎先人技法,在继承传统的...
关键词:齐子 白石老人 聪慧过人 师造化 陈半丁 齐白石 写意 湖南湘潭 册页 任伯年 
张璪传统与当代逸品——论尤无曲山水画艺术被引量:1
《中华书画家》2018年第1期94-105,共12页薛永年 
二十年前,黄秋园和陈子庄人亡业显:新世纪之初,望百老人尤无曲由隐而彰。这几位靠开掘传统潜力取得突出成就的中国画画家,被研究者归为传统派。诚然,黄秋园、陈子庄和尤无曲,确实既不同于融合中西一派,也有别于与时浮沉的浅学者流,他...
关键词:尤无曲 张璪 陈子庄 黄秋园 逸品 山水画艺术 与时浮沉 外师造化 对景写生 艺术传统 
融会古今 纵跨南北——宋文治绘画艺术研究被引量:1
《中华书画家》2017年第4期38-45,共8页王嘉 
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可谓流派纷呈、名家辈出。有的在东方传统和西方传统之间兼收并蓄,有的在“师古人”和“师造化”之间各取所长。尽管来龙去脉各有不同,归根到底都为推动中国画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宋文治就是其中的一位。如果...
关键词:芥子园画谱 艺术研究 师造化 东方传统 绕指柔 名家辈出 陆俨少 江苏省国画院 四王 没骨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