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方式

作品数:140被引量:1323H指数:1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漆栋良胡田田刘慧颖华利民陈书强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广西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外源施氮对南酸枣生长及斑喙丽金龟危害的影响
《生物灾害科学》2025年第1期11-20,共10页田语卿 郑晓毅 刘桃生 张薇 丁菲 陈心韵 刘兴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106);江西省重点研发项目(20171BBF60011)。
【目的】通过对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幼苗进行外源施氮管理,旨在探究和评估施氮水平和施氮方式对南酸枣生长及其重要的植食性害虫斑喙丽金龟(Adoretus tenuimaculatus Watereouse)危害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对照0 g/株(N...
关键词:南酸枣 施氮水平 施氮方式 生长 斑喙丽金龟 
不同施氮方式对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陕西农业科学》2024年第12期40-44,共5页崔爱民 张松 张久刚 
山西农业大学生物育种工程(YZGC012);山西农业大学学术恢复科研专项(2020xshf46)。
通过两年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探索农民传统施肥(T1)和优化施肥(T2、T3)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T2和T3处理较传统施肥分别增产8.5%和12.1%,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8.8%、64.7%,差异显著。两种优化...
关键词:玉米 优化施肥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施氮方式与行距配置对不同穗型粳稻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水稻科学》2024年第6期672-684,共13页刘俊峰 牟静怡 赵红艳 郭诗梦 李漪濛 梁超 周婵婵 王术 黄元财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基础创新项目(CX23YQ2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22YFD1500505-06,2016YFD0300104)。
[目的]研究施氮方式与行距配置对不同穗型粳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明确其最佳组合,为辽宁水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沈稻9号(穗粒兼顾型)、沈稻505(穗数型)和沈稻527(穗重型)为材料,于2019年和2020年在沈阳市进行田间...
关键词:粳稻 穗型 施氮方式 行距配置 产量 氮素利用率 
北疆氮肥运筹对花生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作物杂志》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刘跃 贾永红 于月华 张金汕 王润琪 李丹丹 石书兵 
新疆专用优质花生栽培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NTFW-2022-17);新疆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XJA UGRI2023008)。
为明确生产上适宜的花生氮肥运筹模式,以花育25为供试品种,设4个施氮量(N1:90 kg/hm^(2),N2:135 kg/hm^(2),N3:180 kg/hm^(2),N4:225 kg/hm^(2))和3种施氮方式(T1:1/2基肥+1/2幼苗肥,T2:1/2基肥+1/4幼苗肥+1/4花针肥,T3:1/2基肥+1/6幼苗...
关键词:花生 氮肥用量 施氮方式 产量 品质 
桑枝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
《核农学报》2024年第6期1175-1185,共11页宋长贵 魏忠铃 赵珮 宋志光 杨碧文 张莉鑫 刘晓姣 
重庆市科研机构绩效激励引导专项(cstc2022jxjl80010);重庆市蚕业科学技术研究院绩效激励引导专项(scky2022jxjlyf02-3-4)。
为研究不同桑枝还田处理对桑园土壤养分与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在室内采用分解袋掩埋法处理桑枝屑,设置双因子变量,即桑枝用量(全量、半量、未添加)和施氮方式(不施氮、0 d施一次氮、28 d施一次氮、施两次氮),共12个处理,处理35 d后进行桑...
关键词:桑枝用量 施氮方式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腐生营养型真菌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矿质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7期248-255,共8页赵君 张巧仙 郝旺林 杜京旗 
吕梁市重点研发项目(编号:2021NYGG-2-66);山西省“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编号:LLXYHX2022-010)。
为了阐明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矿质氮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研发东北冷凉区农田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高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秸秆还田(不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堆腐旋耕还田)与氮肥运筹(180、210、240 kg/hm^(...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氮方式 矿质氮组分 动态行为 春玉米 产量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农田土壤可溶性氮组分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2024年第3期49-56,共8页隽英华 何志刚 刘慧屿 刘艳 陈玥 
沈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1-109-3-01)。
为探究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农田土壤可溶性氮转化特征的影响,研发东北冷凉区土壤氮素供应能力提高的秸秆还田技术,采用田间连续定位试验,对比分析了秸秆还田方式(不还田、粉碎翻压还田、堆腐旋耕还田)与氮肥运筹(N 180、210、240 kg/hm^(...
关键词:秸秆还田 施氮方式 无机氮 可溶性有机氮 可溶性全氮 
不同施氮方式对车前生物量及C、N、P储量的影响
《种子科技》2024年第2期1-3,31,共4页罗宇扬 张丽兵 宋彦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1556);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项目(2022);大连民族大学“大创计划”创新训练(202212026132)。
目前,由于人类活动频繁,大气中N也在急剧增加,对植物的生长力及生长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盆栽模拟对比试验,研究地面施肥和叶面施肥氮沉降方式对车前生物量和C、N、P储存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添加可有效增加车前的生物量,且对地上...
关键词:车前 氮素 生物量 
杂交水稻机械收获减少稻谷产量损失度的关键技术研究被引量:2
《中国稻米》2023年第6期99-102,113,共5页徐富贤 高尚卿 孔晓谦 徐魏 伍燕翔 徐麟 魏林 肖鹏飞 佘恒志 陈凯 龚飞 蒋鹏 张林 郭晓艺 刘茂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2ZDZX0016);德阳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NZ040);四川省财政自主创新专项(2022ZZCX072);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1)。
为了降低机收水稻的产量损失,2019—2022年以杂交中稻品种川优6203、内6优1787、内6优107、天优华占为材料,分别设置施氮方式、机收前植株湿润状态、收割株高、排风力度等处理对机收稻谷损失率的影响试验,并利用集成的机收减损技术进行...
关键词:杂交水稻 机械收割 施氮方式 湿度 株高 行走速度 排风力 稻谷损失率 
施氮方式对牛樟苗期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年第12期2381-2388,共8页王先棒 周再知 韩强 潘栋康 王丹薇 黄桂华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专项(2021KJCX018-03)。
【目的】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因素。研究施肥方式及施氮量对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幼苗生长及根系发育的影响,为培育优质牛樟苗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盆栽试验在温室内进行,供试材料为1年生牛樟组培苗。设置两个常...
关键词:牛樟 指数施肥 总施氮量 氮肥分配量 幼苗生长指标 幼苗氮含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