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精神重建

作品数:14被引量:7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熊辉张传敏吕进陆正兰任洪国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星星》《河南社会科学》《重庆三峡学院学报》《绵阳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文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诗史,新眼界,新批评
《星星》2017年第2Z期127-131,共5页费碟 
去年年底,潘颂德教授给了我一本任毅先生写的《百年诗说》,到今天战战兢兢地不知翻了几遍,从春节开始想动笔,到今天下决心动笔起码也有五六次了,欲动不能,欲罢也不能,总不能老是在心头打转吧。正如陈国恩先生所说:'读诗是一种缘分,论诗...
关键词:新诗史 诗歌风格 朦胧诗 诗歌精神重建 诗歌理论 
《摩罗诗力说》与诗歌精神重建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58-160,共3页曹迪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朦胧诗后中国新诗的精神缺失与精神重建研究"(06JA7501144034);项目负责人:蒋登科
《摩罗诗力说》已经成为中国现代诗学实质性的起点,在这篇文献里,鲁迅对诗歌的起源、社会功能及审美特征等重要文艺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他阐述的诗歌精神对于当代诗坛仍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摩罗诗力说》 鲁迅 诗歌精神 
第二届太行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晋城举行
《诗歌月刊》2009年第7期30-30,共1页
本刊讯为了促进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繁荣,5月27日至5月30日,第二届太行诗人节暨中国现代诗歌峰会在晋城举行。来自全国的诗人以及本地诗人共一百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诗人们围绕诗歌所应具备的时代精神。
关键词:中国现代诗歌 诗歌精神重建 时代精神 晋城 太行 繁荣 会议 尖锐 中年 忏悔意识 
女性诗歌的身体写作批判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77-79,88,共4页陈志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朦胧诗后中国新诗的精神缺失与精神重建研究"(06JA75011-44034);重庆市重点文科基地研究项目;2008年度重庆市教委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新诗的精神重建研究"(04JWSK197)
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有着鲜明性别立场的女性主义诗歌试图通过"身体写作"重塑女性形象和彰显女性独立的地位。"身体写作"作品充分表达了女性的生命体验与价值立场,充满了强烈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意识,但是从诗歌的精神价值取向来看...
关键词:女性主义诗歌 身体写作 诗歌精神重建 
集体性心理经验:诗歌精神重建的一种可能性
《中外诗歌研究》2008年第2期33-34,共2页张传敏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新诗渐渐被边缘化,这是学界、诗歌界的“共识”。新诗被边缘化的原因很复杂,外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散文化”现实以及一部分诗人力图将诗歌从社会中心分离,以献给“无限的少数人”[1]的自觉,都促使诗...
关键词:现代诗歌 精神重建 20世纪80年代后期 性心理 经验 集体 边缘化 社会中心 
诗歌精神重建的必要性及其路向被引量:1
《中外诗歌研究》2008年第2期35-36,共2页熊辉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不仅改变了诗人的精神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且给诗歌创设了新的话语环境。商品生产的介入、传播媒介的发展、担当意识的式微以及创作目标的异化等使诗歌精神开始疏离传统、社会和时代,诗歌因...
关键词:诗歌精神 精神重建 20世纪80年代末 路向 经济体制转型 “身体写作” “二次革命” 个人写作 
集体性心理经验:诗歌精神重建的一种可能性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46-47,共2页张传敏 
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新诗渐渐被边缘化,这是学界、诗歌界的“共识”。新诗被边缘化的原因很复杂,外部“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散文化”现实以及一部分诗人力图将诗歌从社会中心分离,以献给“无限的少数人”的自觉,都促使诗歌日...
关键词:诗歌 集体性 精神 心理 边缘化 市场经济 危机感 社会 
诗歌精神重建的必要性及其路向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44-46,共3页熊辉 
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经济体制转型不仅改变了诗人的精神信仰、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而且给诗歌创设了新的话语环境。商品生产的介入、传播媒介的发展、担当意识的式微以及创作目标的异化等使诗歌精神开始疏离传统、社会和时代,诗歌因...
关键词:诗歌 精神 经济体制转型 思维方式 商品生产 传播媒介 价值 社会 
集体性心理经验:诗歌精神重建的一种可能性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112-113,共2页张传敏 
以"呼唤新诗二次革命、推动新诗再次复兴"为理念,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正在引起现代诗学界的热烈讨论。回顾近百年的中国新诗发展史,人们会发现,新诗已多次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许多几乎...
关键词:诗歌 精神重建 20世纪80年代后期 性心理 经验 集体 边缘化 社会中心 
诗歌精神重建的必要性及其路向被引量:1
《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114-115,共2页熊辉 
以"呼唤新诗二次革命、推动新诗再次复兴"为理念,以"诗歌精神重建、诗体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为内容的"新诗二次革命论"正在引起现代诗学界的热烈讨论。回顾近百年的中国新诗发展史,人们会发现,新诗已多次处于十字路口,面临许多几乎...
关键词:诗歌精神 精神重建 20世纪80年代末 路向 经济体制转型 “身体写作” 个人写作 精神信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