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画艺术

作品数:104被引量:5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傅怡静吴企明陈池瑜刘石汪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清华大学苏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金元时期“陶渊明”与“菊花”主题诗画艺术研究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1-6,共6页谢九生 钟爱芳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四五”基金项目“傅抱石庐山山水画艺术研究”(24YS40D)。
自宋金时期起,陶渊明在中国传统文学与艺术领域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与之相关的诗画艺术亦随之不断兴盛。这也充分体现在关于题画诗的记载之中。同时,许多相关绘画作品也得以保存至今。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陶渊明与菊花为主题的绘画艺术作品...
关键词:陶渊明 菊花 陶菊 诗画艺术 菊文化 
诗画艺术的互鉴与交融——湖南博物院藏扇面鉴赏
《中国书画》2024年第5期64-94,共31页杜娟 
传统诗歌与绘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自绽放出独特的艺术光彩,但两者并非孤立存在。北宋苏轼提出“诗画一律”,将中国画与诗歌提升到了等量齐观的地位,诗人以画为题,画家以诗为意,相互借鉴,交融发展。自宋以来,扇面艺术逐渐兴起,...
关键词:诗画艺术 抒情言志 诗画一律 诗歌与绘画 美学价值 表现形式 交融发展 重要载体 
诗之“触物起情”与画之“天机自张”——中国美学的感兴观念在诗画艺术中的呈现方式
《文学遗产》2024年第2期29-40,共12页张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美学命题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1&ZD06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华美学精神的诗学基因研究”(项目编号19AZW001)阶段性成果。
感兴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其意义不限于创作发生的初始阶段,而是贯通于艺术创作的审美发生到艺术表现的基本路径,同时也是在深层体现中华美学特色的核心审美范畴。感兴不止于诗学,而且在画论、书论等艺术理论中也有广泛呈现。感...
关键词:触物起情 天机自张 感兴 
浅论王维的思想品德与诗画艺术
《文化月刊》2023年第11期172-175,共4页郭云龙 
王维是一位爱国忧民的艺术家,品德高尚、思想深邃、博学多艺且成就卓著,对后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是人们学习和研究的绝佳对象。文章对其生平经历、思想品德、诗坛巨匠、南宗画祖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探究,并重点从其品德观和佛禅思...
关键词:王维 传统美德 诗情画意 清净禅悦 
《诗画中国》开场白
《青年博览》2023年第13期31-31,共1页老幺 
第一期中华文明如同万古江河,奔流不息。诗笔与画笔,共同记录着发展历程,传承着精神血脉,共同描绘了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踏上这趟浪漫的诗画艺术之旅,我们将领略万里江山的壮美,自然雅趣的秀美,品格高洁的至美,率真酒脱的俊...
关键词:诗画艺术 诗笔 中华文明 开场白 色彩缤纷 雅趣 精神血脉 率真 
无声诗画余韵隽永——谢伯子的诗画艺术
《书与画》2023年第5期76-80,F0003,共6页徐建融 
因为长期追随谢稚柳先生学习的关系,我对常州钱谢风雅包括谢伯子(1923—2014)先生的故事一直有所关注和了解.记得在谢老的壮暮堂中,见过伯子先生几次,但均未暇交流.后来专程去伯子先生十子街的府上拜访过几次,有了较深入的笔谈;又在常...
关键词:谢稚柳 诗画艺术 工人文化宫 常州 
诗画艺术视角下的唐辋川别业与明拙政园的比较研究
《建筑与文化》2023年第5期223-225,共3页王蓉蓉 汪洁琼 
传统山水画、山水诗与园林三者互相渗透,共同追求意境含蕴。文章借助《辋川集》《辋川图》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咏》,使用互文性比较手法,以诗文为引,结合画景进行解构分析,比较唐辋川别业与明拙政园在空间结构、语汇构成与时空共鸣三...
关键词:风景园林 诗画艺术 意境营造 辋川别业 明拙政园 
观千古风流人物,品诗情画意中国
《时代青年(悦读)》2023年第5期74-75,共2页
推开岁月尘封的大门,走进诗画艺术的黄金时代;翻开历史的长卷,看千古风流人物肆意酒脱,且醉且歌。点点墨迹,渗入华夏文脉,千年未绝。《千古风流人物》:观一段“诗词人生”。
关键词:诗画艺术 风流人物 诗情画意 黄金时代 
中国古代诗画艺术中山水自然的虚与实
《书画世界》2022年第12期43-44,共2页张健 王雪 
中国古代艺术历经上千年的发展,虚实结合是中国艺术表现里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历代艺术家们在创作实践中竭力追求的意境所在,意境的呈现也使得山水自然在画卷之上有了灵韵之美,在对自然的“实”的描绘上,去粗存精,才有了艺术的意境,也...
关键词:诗画艺术 山水自然 虚与实 
庐山红色诗画的艺术史转向与审美塑造
《创作评谭》2022年第6期13-14,共2页张甘霖 
庐山是中国田园诗发源地、山水诗画发轫地。庐山历史以来诞生了中国历代名人一万六千多首诗词,上万幅庐山诗画艺术作品。诗画内容已成为庐山传统艺术史突出的文化属性,它使诗画与山水、人文等传统文化元素相关联,共同构架庐山诗画传统...
关键词:审美视野 诗画同源 诗画艺术 文化内核 传统文化元素 标志性符号 文化属性 历代名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