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谶

作品数:48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万伟成邹志勇王佃印李敏舒大清更多>>
相关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阅读》《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蒲松龄研究》《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红楼梦》中的谶语叙事研究
《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68-73,共6页邱百慧 
谶语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发源于秦汉年间带有先验性质的隐语,可预示吉凶。在先秦典籍文献中多次出现,由于其先验性质,故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另外谶语文化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映,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对后世文学尤其...
关键词:《红楼梦》 谶语 诗谶 叙事文学 
《红楼梦》中的诗谶书写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6-9,共4页龙光海 
作为一种神秘的隐语,诗谶在《红楼梦》中有广泛应用。较之此前的文学作品,《红楼梦》中的诗谶书写具有数量多、叙事灵活自如、语言似通非通及句式整齐的特点。在《红楼梦》中,作为一种预叙方式,诗谶增强了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悬念感,暗...
关键词:《红楼梦》 诗谶 艺术特色 意境开拓 
论“罗隐题破”现象及其成因
《宜春学院学报》2022年第10期76-81,共6页曹栩宁 
“罗隐题破”指罗隐出口成谶,所言之事经常应验,是被后人广泛认同的文化现象。相关故事中谶言与应验现象的关系包括推论、巧合、附会、虚构四类。“罗隐题破”现象的成因在于三方面:首先,罗隐诗歌语言通俗而意蕴深刻,能在广泛流传的基...
关键词: 诗谶 罗隐 
《霍小玉传》引诗改字释论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90-97,共8页杨园 
唐传奇《霍小玉传》所引诗句"开簾风动竹,疑是故人来"与原诗文字有出入,是作者蒋防有意为之。引诗改字为与小说实景及情节相照应,造成诗谶线索,暗示主人公命运,由此可深入认识《霍小玉传》命运悲剧思想。由引诗可进而思考《霍小玉传》...
关键词:《霍小玉传》 诗谶 《莺莺传》 悲剧 唐传奇 
孟郊:“春风得意”不是我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蓝版)》2021年第5期43-43,共1页陈思呈 
唐代孟郊有一首诗:“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其实这首诗是受人垢病的。《唐才子传》里说:“当时议者,亦见其气度窘促,卒漂泊沦薄宦,诗谶信有之矣。天实为之,谓之何哉!”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你...
关键词:《唐才子传》 孟郊 薄宦 诗谶 韬光养晦 漂泊 放荡 马蹄疾 
隋炀帝非自杀身亡
《咬文嚼字》2021年第2期21-22,共2页陈福季 
“后来李渊大军攻入京师,场帝躲入迷楼自杀,唐兵将迷楼付诸一炬,正应了后诗之句。”这是《书屋》2020年第8期所刊《诗谶与文谶》中的一段话,说隋炀帝自杀身殒。
关键词:迷楼 自杀身亡 隋炀帝 诗谶 《书屋》 
烟花谶
《小康》2020年第22期74-74,共1页林小淼 
我小时候对浏阳烟花执着,长大嫁给了浏阳人,如今就住在浏阳。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红楼梦》里都有诗谶、戏谶的,我这种应该就叫烟花谶吧。"波波放哒砍砍上"是我学会的第一句浏阳话,也是唯一一句。教我这句话的人都算我的一句之师,故而我...
关键词:皮肤科医生 《红楼梦》 诗谶 烟花 荨麻疹 浏阳 我的老师 
诗谶与文谶
《书屋》2020年第8期81-85,共5页甘建华 
说起这事儿真有点玄乎。之前,我从不知道李成录何许人也,更没有读过他的什么文章。偶然在网上见有纪念他的一篇小文,称其生前曾任青海省海西州茫崖行委主任、冷湖工委书记,在多家报刊发表过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茫崖、冷湖两地乃我...
关键词:报告文学 诗谶 茫崖 柴达木 文名 
基于《红楼梦》中诗谶的传统文化探究与可视化表达
《收藏与投资》2020年第6期97-99,共3页王雪晴 
谶语,是一种在文字或图画中预言未来的符号。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小说文本内容中蕴含的神秘色彩引发了人们无数的争论,而书中不同种类的谶语恰恰彰显了这种神秘的魅力,并且具有高度的研究与传承价值。本文以谶语为切入点,旨在探讨生...
关键词:《红楼梦》 诗谶 PROCESSING 
“诗谶”——文学史上的一种奇观
《中学生阅读(高中读写)》2020年第6期26-27,共2页刘志坤 
诗人若在诗句里埋下日后坎坷的兆相,或透出生死的线索,就会招来批评:他很不幸地写了一句"诗谶"。这种抽取诗作里的话头,反证诗人"一语成谶"的例子,在古书里简直多得可怕。比如,"初唐四杰"里的卢照邻,晚年不堪病苦,投水自尽。有人就说,...
关键词: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