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

作品数:308被引量:4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宗晓丽邹春秀惠联芳吴器李定广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郴江迁客罗隐
《高中生(高考)》2025年第3期27-27,共1页课间超(整理) 
放眼中国文学史,论及辛辣讽刺的诗风,唐末文学家罗隐“榜上有名”。罗隐,本名横,字昭谏,余杭人。他年少以诗名世,尤工咏史,因直言讥讽权贵,屡遭排挤,十试进士不第,人称“十上不第”,后改名罗隐。唐咸通十年(869),于瑰出任湖南观察使。...
关键词:中国文学史 罗隐 郴江 咏史 拔萃科 昭谏 迁客 辛辣讽刺 
《滕王阁序》故事的衍变及序、诗的经典化
《文艺研究》2024年第8期53-66,共14页李由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历代别集编纂及其文学观念研究”(批准号:21&ZD254)成果。
日本文献《笑云和尚古文真宝后集抄》完整保存了中土久佚的《摭遗新说》本罗隐《中源水府传》。以之为线索进行考证,可知以此传为重要源头,《滕王阁序》故事在唐宋时期形成了三个不同的文本谱系,即《摭遗新说》谱系、《唐摭言》谱系和...
关键词:《滕王阁序》 滕王阁序 小说叙事 历史叙事 元明清时期 罗隐 文本间性 文本形态 
髻簪本草尽芳菲
《保健与生活》2024年第14期34-34,共1页刘姗姗 
簪花是中国古代极为盛行的一种头饰,也叫戴花、簪戴、插花,就是将鲜花或其他材料制作的花朵戴在头上,以花为。簪花的习俗由来已久,古人簪花,盛放的不只是四时芳菲,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中一些花草植物也是常见的中草药。唐代罗隐的...
关键词:罗隐 簪花 材料制作 美好生活 
阐释中国传统政治底层逻辑的独特路径--罗隐政治思想重探
《学海》2024年第2期108-120,215,共14页曾极麟 王浦劬 
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利益政治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经典政治思想史普遍想象一种“静态社会”,长期对动态的江湖社会存在系统性忽略。重返唐末五代时期思想家罗隐的历史世界,将展现江湖语境对重新解读其政治思想的独特价值。立足江湖语境,罗隐看似融会儒道,但并非融会所有方面和所有立场...
关键词:中国政治思想史 江湖 罗隐 功利观 
晚唐杭州“二罗”诗校补:以高丽朝《夹注名贤十抄诗》为中心
《海岳学刊》2023年第2期37-52,共16页郭殿忱 
杭州诗人罗邺、罗隐,为晚唐著名才子。其诗不仅赢得国人称许,还获得了国际声誉,被邻国高丽朝佚名学者编入《十抄诗》中。其后,该国僧人子山又旁征博引诸多中土典籍加以注释,编成《夹注名贤十抄诗》一书,愈加有益于理解“二罗”之诗。然...
关键词:杭州二罗 十抄诗 罗邺 罗隐 诗校补 
缀生与替换:论浙江“罗隐换骨”传说的变异规律被引量:1
《民间文化论坛》2023年第6期72-81,共10页罗帆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民间故事创编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3AZW026)的阶段性成果。
“罗隐换骨”传说广泛流传于中国南方地区,讲述罗隐本有皇帝命,因神仙告状,身上龙骨被换成乞丐骨,但留下说话灵验的金口玉牙。该传说的叙事生命树表明,民间叙事的变异路径之一是“双向缀生”,传说不仅可在结尾处长出言出必应的罗隐“圣...
关键词:“圣旨口”传说 罗隐秀才 叙事生命树 故事变异 
《皮子文薮》:“抗争和愤激之谈”——“解密皮日休”之二
《博览群书》2023年第11期49-55,共7页陈冠明 
鲁迅先生《南腔北调集·小品文的危机》说:而小品文的生存,也只仗着挣扎和战斗的。晋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唐末诗风衰落,而小品放了光辉。但罗隐的《谗书》,几乎全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皮日休和陆龟蒙自以为隐士,别人也称...
关键词:南腔北调集 皮日休 笠泽丛书 《皮子文薮》 小品文 陆龟蒙 罗隐 隐士 
罗隐与云英——我未成名君未嫁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25期6-8,共3页向凤晓 
十几年后,当罗隐再过钟陵,竟然又看到了云英,:不想她竟至今还未嫁人。故人重逢,心中都有千言万语,但一时,却又都不知从何说起,只是都红了眼眶。晚唐时期,怀才不遇的罗隐,与12年前的一位江南名妓相逢后,对方嘲笑:“十多年过去了,你还没...
关键词:罗隐 怀才不遇 名妓 云英 重逢 成名 晚唐时期 作诗 
夏季选购凉席三要素
《民间传奇故事》2023年第25期8-8,共1页
十次应试十次落榜,罗隐或许深谙其中的原因。一是科举考试的没落,选举不再以才华为根据,而是凭借家族地位,但罗隐的家庭早已不似当年,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但是他梦想有人可以真正地因为赏识自己的才华而进举。并且科举考试并不糊...
关键词:科举考试 罗隐 白敏中 三要素 
唐诗中的四美女
《半月选读》2023年第11期46-46,共1页王淼 
先说西施。唐昭宗光启四年(888年),罗隐写出《西施》一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诗人除了指明国家兴亡、朝代更替有内在规律之外,也采用反问式的词句昭示世人,如果吴亡是美女西施造成的,...
关键词:罗隐 西施 唐诗 国家兴亡 唐昭宗 朝代更替 美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