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源

作品数:40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宋娟王德贵宋焱峰任银祥景玉宏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医学院中南大学丰县公安局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医学》《公安月刊》《中国刑事警察》《铁道警察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安部公安理论及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尸源性垂体生长激素受者罹患阿尔茨海默病
《中华医学杂志》2024年第15期1315-1315,共1页陈刚(编译) 李军(编译)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理特征是淀粉样蛋白‑β(Aβ)沉积在脑实质和血管中[如脑淀粉样血管病(CAA)]和过度磷酸化的微管相关蛋白(tau)的神经原纤维缠结。研究人员发现一些儿童时期接受过尸源性垂体生长激素(c‑hGH)治疗并死于医源性克雅氏病...
关键词:脑淀粉样血管病 神经原纤维缠结 医源性疾病 垂体生长激素 过度磷酸化 尸源  克雅氏病 
搜尸犬训练中的要点把控
《中国工作犬业》2023年第10期29-30,共2页石勇 张松 
在众多现场勘查中,查找尸源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由于案件现场多有高山密林,地形复杂,人员和设备难以进入,现有的勘查手段很难展开使用,给工作造成诸多不便。针对这种情况,使用搜尸犬搜索尸源成为一个理想之选。搜尸犬凭借灵敏的嗅觉...
关键词:案件现场 尸源 现场勘查 地形复杂  
多种DNA检测方法联合应用认定尸源1例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9年第5期507-509,共3页曹正军 陈霞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年3月2日,某县公安局接张某家属报案称:一直居住在李某家的张某(李某情夫)失联,怀疑已经遇害。技术人员勘查李某家,发现床板及地面上有可疑血迹,经检测为同一男性DNA分型。遂通过对李某的审讯得知,张某已被其杀害,分...
关键词:法医物证学 STR X染色体 Y染色体 线粒体 
学医路上的三件小事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10期41-42,共2页赵婷 
真的只是小事。第一件小事,发生于2003年春季,解剖学实验课上,彼时还是大二学生的我拿到一根腓骨,上面居然有褪色的字迹"到此一游",旁边还有小刀划过的痕迹。以前听老师说,一直以来我们国家的解剖尸源就很匮乏,我们学校能达到5个学生...
关键词:解剖学实验课 遗体捐献 学生 死刑犯 尸源 学校 
未知名尸体的容貌处理与人脸识别被引量:2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101-104,共4页麻军伟 龚群 高建勋 寇迪 桑晶金 杨雄 温健 谢皆宏 王金波 俞定羊 张斌 沈宇 
浙江省刑事科学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未知名尸体容貌处理与云搜索身份识别的应用研究"(ZGWJ-KF2016004)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公安部及各省相继建立人口信息人像比对系统,为查找未知名尸体身源提供了新途径。在制作尸体辨认照片时,采用适当的技术方法处理尸体容貌、规范照相和照片后期修整,可以有效提高利用人脸识别技术查找尸源的成功率。
关键词:尸体辨认照片 人脸识别 未知名尸体 容貌 尸源 
“人皮手套”比对认定尸源两例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62-63,59,共3页刘利平 
在命案侦破中,常常遇到高度腐败的未知名尸体,无法正常捺印,如何捺印到高质量的尸体指纹,准确排查未知名尸体身份,往往是破案的关键,笔者通过两例"人皮手套"提取,简述人皮手套的捺印体会。
关键词:未知名尸体 人皮手套 指纹比对 认定尸源 
基于ActionScript的解剖学虚拟实验实现被引量:1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年第7期103-106,共4页张天伍 陈雪梅 李鸣 臧卫东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42102210401)
为了缓解尸源不足的压力,提高解剖学实验教学的质量,利用Action Script语言实现了解剖学虚拟实验,弥补了传统实验的不足,成为传统实验教学强有力的补充。虚拟实验增强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降低了实验成本,能够使学生在任意地点、任意时...
关键词:FLASH ACTIONSCRIPT 解剖学 虚拟实验 尸源 
利用“人像比对”认定命案尸源1例
《刑事技术》2014年第1期65-66,共2页杨雄 唐益明 蒋金龙 左玲 
1 案件简介 某年3月17日13时许,某区家属楼北侧的一废弃煤球房内发现一女性尸体,尸体的头、面部有多处钝器损伤,系他杀.经勘查:尸体身上以及中心现场搜索,未发现有证明死者身份信息的物品.由于现场位置地处偏僻,无目击证人,因此,确...
关键词:人像比对 未知名尸体 尸源 
颅骨断面标本的制作和保存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年第2期288-288,共1页张桂平 马琳璐 朱文娇 李文奇 
颅骨共有23块,分为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具有保护和支持脑、感觉器、消化和呼吸系统起始部分的作用,是解剖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标本。由于颅骨在解剖实验课中使用频繁,部分学生的不规范的操作以及反复对颅腔孔裂的探查,但封装标本又...
关键词:颅骨标本 断面 制作 解剖实验课 中部 学习效果 学生 解剖教学 骨结构 呼吸系统 观察学习 保存方法 脑颅骨 面颅骨 感觉器 损伤 损坏 尸源 颅腔 规范 
解剖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尸源匮乏的问题被引量:12
《当代医学》2014年第1期17-18,共2页任银祥 宋焱峰 王德贵 景玉宏 张朗 尹洁 
尸体解剖是解剖学教学的基本方式和主要手段,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尸源匮乏已成为制约解剖学教学乃至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如何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局解尸体再利用;鼓励遗体捐赠,拓展尸体收集途径;引入数字化技术等其他替代...
关键词:解剖学教学 尸源匮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