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蟾蜍

作品数:296被引量:816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孙同毅时永香杨仙玉翟玉梅张少军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Zoological Research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华大蟾蜍和花背蟾蜍染色体同源性研究被引量:3
《Zoological Research》1997年第4期415-419,共5页王亚军 王晓飞 王喜忠 李娟 王子淑 陈文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本文以培养的中华大蟾蜍(Bufobufogargarizans)、花背蟾蜍(Buforaddei)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采用BrdU标记法和胸苷标记的方法,获得了中华大蟾蜍与花背蟾蜍清晰的高分辨晚复制带,确定了...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 花背蟾蜍 染色体 同源性 
季节及人工低温对大蟾蜍肌组织ATP酶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Zoological Research》1990年第4期337-341,共5页郑元林 刘德岷 
本文研究了大蟾蜍心肌和腓肠肌肌球蛋白钙激活ATP酶的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大蟾蜍心肌和腓肠肌肌球蛋白钙激话ATP酶活性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规律。并且这种酶活性的季节变化不受人工低温环境因素的影响。此外,大蜍蟾心肌中ATP酶的活性始...
关键词:大蟾蜍 ATP酶 季节 人工低温 
中华大蟾蜍染色体“单位线”结构的研究被引量:1
《Zoological Research》1987年第2期177-182,I0008,共7页衡红强 陈文元 王子淑 王喜忠 赵西林 
适量BrdU处理中华大蟾蜍外周血淋巴细胞,常规制片后可观察到直径恒定为0.4μm的染色质纤维——单位线结构。本实验表明两栖类染色体同样具有单位线结构,并发现组成染色体两单体的姐妹单位线相伴排列,且与中期染色体有明显的形态联系。...
关键词:染色体 高级结构 姐妹单位线 蟾蜍 
黑斑蛙和中华大蟾蜍精子的超显微结构研究被引量:9
《Zoological Research》1985年第4期381-390,共10页莫慧英 
过去,在精子的超显微结构方面的研究虽然已积累了很多资料,但在无尾的两栖类,蛙和蟾蜍方面的研究却不多。施履吉等(1981)结合他们的生化工作,曾用液面铺片法研究了这两种两栖类染色质在超显微结构方面的异同。发现黑斑蛙的精子染色质保...
关键词:黑斑蛙 中华大蟾蜍 精子的超显微结构 染色质 中心体 
中华大蟾蜍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对环境诱变性的检测
《Zoological Research》1984年第4期347-351,I0008,共6页温昌祥 吕群 林绥恩 江绍慧 项维 
本文选用我国分布既广又常见的两栖动物--中华大蟾蜍(Bufo bufogargavizans)为实验材料,用活体给药,离体外周血培养的方法,以SCE为指标,测试两种已知阳性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和甲基磺酸甲酯(MMS)的诱变性。实验证明,这两...
关键词:外周血培养 中华大蟾蜍 阳性药物 诱变性 遗传毒理学 雄性动物 甲基磺酸甲酯 淋巴细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