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权稳定性

作品数:64被引量:1771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丰雷田传浩纪月清姚洋蒋妍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农业技术经济》《农林经济管理学报》《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权稳定性对国有农场职工土地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
《新疆农垦经济》2024年第11期13-22,共10页王太祥 马荣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XMZ076)。
加强土地投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有效途径。文章基于新疆国有农场517份职工调查数据,采用O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地权稳定性对国有农场职工土地投资行为作用机制和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权稳定性对国有农场职工...
关键词:土地投资行为 地权稳定性 信贷可得性 非正式制度 国有农场 
地权稳定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与农村性别收入差距
《农村经济》2024年第8期41-52,共12页谭晓艳 张泽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战略问题研究”(编号:22&ZD07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缩小性别收入差距是性别平等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家庭内部分工理论,运用2016年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实证考察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村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稳定地权能解放捍卫地权的农村男性劳动力,拉大农...
关键词:地权稳定性 性别收入差距 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劳动参与 家务劳动 
地权稳定性、非正式治权与务工农民性别差异
《财经问题研究》2023年第10期31-43,共13页孟晓志 谢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协调研究”(71933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农民共同富裕的生态逻辑及其实现路径”(GD22TWCXGC0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重点项目“清远高质量发展研究”(GD23WTC0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农转移、代际转换与农地撂荒发生机理研究”(72203064);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农地撂荒的发生机理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农户承包地规模的考察”(GD22YGL20)。
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转移的影响已经备受关注,但对外出务工农民性别差异的讨论尚不多见。基于宗族非正式组织在乡村治权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6年和2018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地权...
关键词:地权稳定性 非正式治权 务工农民性别差异 
地权稳定性如何影响农民的进城选择?被引量:2
《财经问题研究》2023年第10期44-52,共9页翁艺青 胡新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协调研究”(71933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农民共同富裕的生态逻辑及其实现路径”(GD22TWCXGC0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重点项目“清远高质量发展研究”(GD23WTC02-08);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农地确权政策如何影响政治信任”(2023A1515010881)。
就近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方向之一。以往农民在县域定居多归因于户籍制度和生活成本等因素,但却难以解释在户籍制度松动和经济水平提高的情况下农民就近进城的基本趋势。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村社中,农民将土地视为“命根子”,...
关键词:地权稳定性 农地确权 就近进城 农业兼业 
“非粮化”还是“趋粮化”:农地经营规模对种植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年第9期90-100,共11页马俊凯 李光泗 李宁 
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国家粮食安全统计监测指标及粮食供需平衡表编制研究”(2021LD02);江苏高校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开放课题“粮食收储政策改革背景下粮食市场稳定机制研究”(XDLS20220101);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项目“种粮补贴与粮地生产率”(KYCX22_1681)。
[目的]农地种植结构与中国粮食安全直接相关,2021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保证粮食安全要实打实地调整种植结构,因此有必要对农户的种植结构调整决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运用OLS回归模型与...
关键词:农地经营规模 种植结构 地权稳定性 农地流转 调节效应 
种出来的制度:水稻种植、集体行动与地权稳定性被引量:2
《南方经济》2023年第7期1-20,共20页洪炜杰 罗必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非农转移、代际转换与农地撂荒发生机理研究”(7220306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9ZDA115);广东省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农地撂荒的发生机理及其政策启示:基于农户承包地规模的考察”(GD22YGL20)资助。
一项制度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该制度有用性和利益协调性两个方面。水稻种植的劳动特征内生出了村庄内部集体行动的需要,强化了农户之间的利益相关性,使得农地调整得以持续发生,从而降低了地权的稳定性。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推导农...
关键词:水稻种植 集体行动 农地调整 农地确权 地权稳定性 
产权制度的社会关系效应——来自农民村社交往格局的微观考察被引量:2
《财经问题研究》2023年第6期16-30,共15页耿鹏鹏 罗必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协调研究”(7193300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农民共同富裕的生态逻辑及其实现路径”(GD22TWCXGC08);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特别委托重点项目“清远高质量发展研究”(GD23WTC02-08)。
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使得农村土地及其权益的竞争性配置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中国农村地权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曾一度长期存在,并成为塑造传统村社形态的重要诱因。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经验...
关键词:产权制度 地权稳定性 人情往来密度 村社交往频率 关系型交易 社会关系效应 
逃离抑或竞争:地权稳定性对农民教育投资的影响被引量:6
《经济评论》2023年第1期73-89,共17页耿鹏鹏 罗必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及其协调研究”(项目编号:719330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应急项目“生态振兴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72141009)的资助。
土地作为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分配方式及其稳定性状态直接决定了农民的生计和对未来生活的预期。然而,中国农村地权的模糊性和不稳定性曾一度长期存在,既抑制农民生产稳定性预期的形成,也催生出农民的地权博弈策略。本文研究发现,...
关键词:地权稳定性 信号显示 地权博弈 教育投资 
地权稳定性对劳动力非农就业的长期影响——来自雷州半岛的新证据被引量:6
《中国农村观察》2023年第1期78-95,共18页张俪娜 罗必良 胡新艳 张同龙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土地制度变迁与乡村社会治理机制研究”(编号:20&ZD170);“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博士论文奖学金”项目(编号:202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地权稳定性与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之间的关系受到学界关注,但是,已有研究并未得出一致的结论。本文利用广东省雷州市祖宗地现象的微观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地权稳定性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土地调整频次低和地块持有期...
关键词:地权稳定性 非农就业 农村劳动力 祖宗地 
农地确权如何影响农户举家迁移——对政策推广不同阶段影响差异的考察被引量:5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96-107,共12页杨宗耀 陈品 纪月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细碎化产权VS整片化土地利用:评承包地确权颁证对农户农地利用集体布局、投资与流转的影响”(717730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独木不成林:现代农业中小农经营规模变动的区域性外部经济研究”(7207306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江苏农民市民化与土地流转研究”(17GLC011)。
增强农村土地产权稳定性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迁移就业的关键,在农地确权全面推广时期农户举家迁移增速却开始放缓。理论上对此的解释可能为:确权作为土地产权界定与确认的过程,其推广实施本身蕴含“不稳定因素”并阶段性降低农...
关键词:农地确权 地权稳定性 劳动力迁移 举家迁移 城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