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克洛夫斯基

作品数:315被引量:503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赵晓彬杨燕张冰丁国旗王鍾陵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国外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书写传记·恢复个性——什克洛夫斯基散文体小说《第三工厂》初探
《国外文学》2015年第4期128-135,157,共8页赵晓彬 
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形式主义诗学视野下什克洛夫斯基散文创作研究>(13BWW036)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工厂》是什克洛夫斯基的文学回忆录、散文体小说。作者在回溯自己经历的人生三座"工厂"之际流露出对新时期生活背景和文学现实的忧虑与怀疑。本文旨在通过对其中潜在的系列母题意象的解读,揭示什氏借助书写历史及个人传记力争恢...
关键词:散文体小说 《第三工厂》 传记 个性母题 
否定与批判——西方现代阅读理论的价值追求被引量:5
《国外文学》2002年第1期3-10,共8页刘月新 
通观以浪漫主义为开端的文学理论 ,尤其是以解释学、阅读现象学、接受美学为代表的文学解释理论与文学阅读理论 ,对读者的重视并不仅仅是出于某种纯粹的文学目的 ,并不仅仅看重读者的理解的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 ,而是有着更深刻的文化价...
关键词:文学阅读 接受美学 对读 文化秩序 文学理论 读者 什克洛夫斯基 批判 现象学 前见 
《昨天的故事》──列·托尔斯泰生前未发表的一篇意识流小说
《国外文学》1996年第2期95-101,共7页王景生 
《昨天的故事》──列·托尔斯泰生前未发表的一篇意识流小说王景生托尔斯泰最早的叙事作品是写于1851年而在1928年被载于其全集的《昨天的故事》,它属于未竟之作,具有某种“试笔”①的性质。然而,托尔斯泰生前不曾发过的这...
关键词:列·托尔斯泰 意识流小说 内心独白 什克洛夫斯基 弗洛伊德 心灵辩证法 斯特恩 叙述者 主人公 弗里德曼 
“旅途”或“道路”在文学中的意义被引量:1
《国外文学》1995年第1期112-116,共5页吴晓都 
“旅途”或“道路”在文学中的意义吴晓都俄国著名作家尼古拉·果戈理曾对“旅途”作过这样的赞美:“旅途”这两个字,包含着多么奇异、动人和和美妙诱人的意义啊,而这个旅途本身,又是多么美妙啊!“旅途”有它奇妙的一面,同时,也...
关键词:时空关系 巴赫金 主人公 文学创作 什克洛夫斯基 旅途 未完成性 文学作品 普加乔夫 俄罗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