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性研究

作品数:130被引量:641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朱国平单继红刘其根胡忠军夏前征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DNA条形码技术的神农架国家公园川金丝猴食性研究
《生态学报》2024年第15期6424-6435,共12页程铭昊 李劲 张溢 丛微 张宇 蒋军 黄天鹏 梅玉娇 李书航 张于光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CA081);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AFYBB2021MA014)。
川金丝猴湖北亚种(Rhinopithecus roxellana hubeiensis)是种群数量最少的川金丝猴(R.roxellana)亚种,评估其食物组成及季节变化有助于了解其觅食策略和同域分布物种间的竞争关系,对物种保护及栖息地恢复等具有重要意义。分别于2023年冬...
关键词:食性分析 DNA条形码 神农架国家公园 季节变化 川金丝猴 
基于粪便分析的大型食肉动物食性研究方法概述
《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赵筱涛 刘文静 窦海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00452)。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基于粪便分析的大型陆生食肉动物食性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对食性研究揭示及解决的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以期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型食肉动物 食性 粪便 
稳定同位素技术在水生动物食性研究的应用被引量:2
《水产学杂志》2023年第5期131-137,共7页田金龙 李俊伟 董宏标 曾祥兵 张家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1XT06,2021XK01,2021SD19);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区域联合基金青年基金(2020A1515110834);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项目(2021KJ150);广东省驻镇帮镇扶村科技特派员项目(KTP20210259);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项目(中国-东盟现代海洋渔业技术合作及产业化开发示范)。
了解各种水生生物的营养级及其食性是现代生态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传统研究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低、受时间和空间等制约,稳定同位素比值可以表示不同生物营养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长期积累,区分不同物种在食物网营养级中的微小差异。本文描...
关键词:水生动物 稳定同位素 食性 
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被特征与天鹅食性研究被引量:1
《特种经济动植物》2022年第8期45-49,共5页韩铁艳 
通过对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植被特征、大天鹅在越冬期对不同植物的取食特点、天鹅在不同月份的取食变化等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恢复和补种湿地植物及对湿地公园天鹅进行补食管理的建议,以期为三门峡市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关键词:湿地公园 植被 天鹅食性 
DNA宏条形码技术在灵长类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
《陆地生态系统与保护学报》2022年第3期80-86,共7页程铭昊 张于光 
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BCA081)。
灵长类动物是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的重要角色,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引起的栖息地退化和食物短缺,导致60%以上的灵长类动物面临灭绝的风险。食性分析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揭示野生动物的食物组成、觅食...
关键词:DNA宏条形码 灵长类动物 食物组成 觅食策略 种间关系 
大刺鳅消化道结构及食性研究被引量:5
《渔业科学进展》2022年第3期56-63,共8页马本贺 王海华 徐先栋 李燕华 王梦杰 吴斌 陶志英 
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1ACF60012);江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JXARS-10)共同资助。
为了解大刺鳅(Mastacembelus armatus)消化道结构特点及其功能与食性的关系,以采自东江和桃江水域的大刺鳅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剖、石蜡切片、HE染色和胃含物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大刺鳅消化道的形态学、组织学结构及食性特征。结果显示,大...
关键词:大刺鳅 消化道 形态学 组织学 食性 
分子粪便学在野生动物食性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野生动物学报》2022年第1期266-269,共4页黄乃莹 刘艳华 
黑龙江省省属科研院所科研业务费项目(CZKYF2021B002)。
探讨分子粪便学在食性分析中的常用技术,概述了各项技术的概念、操作方法和最新进展。结果表明:分子粪便学方法在国外的动物食性研究中应用较多,与传统食性研究方法相比,利用植物DNA进行测序得到的结果更快速、更高效,并可降低动物消化...
关键词:野生动物 分子粪便学 食性 
基于DNA分子生物学食性研究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被引量:7
《水产科学》2022年第1期160-172,共13页张宇洋 董建宇 孙昕 张秀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676153).
食物网及其动态变化研究有助于理解群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的功能机制,而运用准确的技术手段来确定消费者的生态位宽度和食物组成对该领域研究至关重要[1]。目前关于食性分析方法主要分为3类:传统方法(直接观察、消化道内容物分析和显微...
关键词:CITESPACE 研究热点 分子生物学食性研究 条形码 
海浪河细鳞鲑食性研究被引量:2
《水产学杂志》2021年第6期11-17,共7页宋聃 都雪 王慧博 黄晓丽 王乐 张澜澜 邵长浩 霍堂斌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细鳞鲑多尺度栖息地选择机制研究LH2019C070);农财物种保护项目(黑龙江重点水域生态环境研究2019-HLJ-01).
2019年1月、5月、7月和10月,用定制多网目三层复合刺网于松花江二级支流的海浪河长汀以上河段采集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成鱼样本132尾,分析其食性。结果显示:细鳞鲑的食物组成以水生昆虫中的毛翅目和襀翅目,以及小型鲤科鱼类为主;...
关键词:细鳞鲑 海浪河 食性 水生昆虫 
利用脂肪酸标记法对南极罗斯海桡足类优势物种的食性研究被引量:1
《海洋科学》2021年第12期31-38,共8页王延清 张晔 牟文秀 庞志鹏 陈晓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41706189);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MESE-2015-01)。
脂肪酸标记法是浮游动物食性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将提取的脂质区分为中性脂和极性脂,可以进一步查明不同脂质在浮游动物食性研究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脂质的脂肪酸构成,对2013年1月中国第29次南极考察期间在罗斯海采集的5种优...
关键词:罗斯海 桡足类 脂肪酸标记 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