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假币罪

作品数:40被引量:3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张光君张明楷林亚刚王政光田宏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更多>>
相关期刊:《法学杂志》《家庭》《大观周刊》《陕西检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与“假币大爷”的9年暖心交易
《家庭》2023年第22期26-28,共3页木子 
众所周知,故意用假钱买东西,数额较大就会构成使用假币罪。但在浙江温州,一位老人竟连续9年使用自己画的假钞,去一家面条店采购。店主明知那些花花绿绿的“手绘钱”是假的,却仍旧乐呵呵地与老人完成一笔笔交易。更奇怪的是,此事在当地...
关键词:使用假币罪 数额较大 浙江温州 假币 明知 交易 
浅析使用假币罪在以假币做金钱质押情形下的适用
《争议解决》2023年第1期251-255,共5页张霜云 
使用假币罪是否是目的犯,构成此罪是否需要特定的主观目的,此罪侵犯的客体是否需要特定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中的某一具体制度,使用假币罪中的“使用”是指将假币代替真币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还是仅仅指将假币投入流通领域使用,在使用...
关键词:使用 流通 可能性 非法占有 
上海警方破获一起特大出售假币案
《中国防伪报道》2020年第1期90-91,共2页
上海市嘉定区检察院分别以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对一起特大出售假币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2019年初,楚某与男友王某同居后发现,王某在从事销售假币的非法生意,其中一条销售路线就在上海。王某还带上楚某一起...
关键词:使用假币罪 批准逮捕 上海市嘉定区 犯罪嫌疑人 假币 检察院 出售 
被告认罪认罚依法获得从宽
《公民与法(检察版)》2019年第5期34-34,共1页周辉 
2019年5月5日,由罗山县检察院提起公诉的王某涉嫌持有、使用假币罪一案在罗山县法院开庭审理,合议庭充分采纳公诉人量刑建议,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2019年1月8日上午,被告人王某在罗山县一农贸市场使用假时,被...
关键词:被告人 使用假币罪 认罪 罗山县 提起公诉 开庭审理 量刑建议 有期徒刑 
论使用假币罪的行为特征
《科教导刊》2016年第12期146-147,共2页杨向华 
"欺骗性"、"按面额使用"、"符合货币的通常使用方法"不是使用假币罪"使用"行为的必备特征。使用假币罪"使用"行为的必备特征是兜底性。所谓"兜底性",是指使用假币罪是假币犯罪的兜底性规定,只要将假币投入社会流通,不管采用什么方法投入...
关键词:使用假币罪 行为特征 兜底性 
论使用假币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兼与陈兴良、张明楷二位教授商榷被引量:4
《法学》2015年第5期136-143,共8页杜文俊 
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财产犯罪基础理论;审判实践的本土文化考察"(项目批准号:14BFX153)的阶段性成果;上海社会科学院刑事法学科创新工程资助
存假币行为本身,仅成立使用假币罪与盗窃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处罚;存假币后取真币或者转账的,成立使用假币罪与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存假币后刷卡消费的,成立使用假币罪与诈骗罪,亦应当数罪并罚。使用假币罪与诈骗罪存在竞合关系,同时...
关键词:使用假币罪 盗窃罪 诈骗罪 出售假币罪 购买假币罪 
使用假币罪疑难问题探究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92-95,共4页黄何 高雅婷 
目前通说认为,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作为真货币置于流通的行为。但在具体案件中,这类行为往往与盗窃、诈骗行为相似,以致适用罪名发生困难。文章指出:在ATM机上存入假币换取真币的行为,应当构成使用假币罪;采用掉包的手段以假币换取真币...
关键词:使用假币罪 盗窃罪 诈骗罪 金融管理秩序罪 
使用假币调包应如何定罪
《大观周刊》2013年第5期38-38,共1页吴雅莉 
当前涉众侵财类案件频发,采用调包手段获取钱财的犯案方法在各地的司法实践中屡见不鲜,而参考近年来司法判例不难发现,此类手段犯罪并没有统一的定罪标准,定使用假币罪或诈骗罪均有判例可循,这就造成了此类案件在适用法律上的混乱...
关键词:调包 诈骗罪 使用假币罪 
使用假币罪与相关犯罪的关系被引量:17
《政治与法律》2012年第6期53-62,共10页张明楷 
使用假币是指将假币作为真货币置于流通的行为;在ATM机存假币取真币的行为,构成使用假币罪与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使用假币同时触犯诈骗罪的,属于想象竞合犯(不是法条竞合关系),应从一重罪论处;使用假币兑换另一种货币的,成立使用假币罪...
关键词:使用假币罪 盗窃罪 诈骗罪 出售、购买假币罪 持有假币罪 
货币犯罪的法律适用探析
《公安研究》2012年第2期91-91,共1页
杜文俊在《政治与法律》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伪造货币罪的法益是货币的发行权或者货币的公共信用,侵犯其一就成立既遂;伪造的含义具有相对性,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以及走私假币罪中的“伪造的货币”包括变造...
关键词:货币犯罪 法律适用 使用假币罪 伪造货币罪 公共信用 发行权 出售 运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