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变

作品数:164被引量:1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叶嘉莹张晖周能俊陈水云任增霞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南开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庚子国变弹词》与晚清世变书写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40-44,共5页任增霞 
天津市2019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世变与近代文学中的时事书写研究”(TJZW19-003)。
在叙写庚子国变的晚清时事文学作品中,李伯元的《庚子国变弹词》以说唱体书写重大时事,并在涵容史实、描写事变诸方面较为齐全,成为其中颇为引人注目的一部。以是作为代表的庚子叙事文学,集中体现了当时民众对于此一家国劫难的认知与判...
关键词:《庚子国变弹词》 世变 时事 民族心理 
时事剧、时事小说与舆论场被引量:1
《文学与文化》2015年第3期18-25,共8页任增霞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NKZXB1253)阶段性成果
考察文学与世变的关联,晚明、晚清时期的时事剧与时事小说可说是最鲜明的时代表征。从文化生态来看,在同一特殊历史时空下,时事剧与时事小说之间存在着异态共生的密切关系。除去在二者之间进行文本、创作手法、本事源流的钩稽考索外,复...
关键词:世变 时事剧 时事小说 舆论场 
略论胡姬形象美感特质与世变之关系被引量:4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任红敏 
胡姬,是在古典诗歌中频频出现的形象。胡姬形象一经出现,便有一个自身的美感特质,而胡姬这种美感特质的形成,是与时代结合而产生的,因为诗歌创作的文化意识植根于历史的土壤中,诗人写诗必与时代息息相关,胡姬形象美感特质的形成是和历...
关键词:胡姬形象 美感特质 世变 
当爱情变成了历史——晚清的史词被引量:1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7-16,共10页叶嘉莹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词之美感特质的演进与历史之世变有着相互作用的密切关系。而词学家对于词之美感特质的体认也经历了一段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清代常州词派的理论家周济在积累和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诗有史,词亦有史"的说法。伴随...
关键词:美感特质 世变 周济 晚清 史词 
论词之美感特质之形成及反思与世变之关系(二)被引量:4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91-96,共6页叶嘉莹 
早期晚唐五代之词作,自表面看来虽大多为歌筵酒席之艳曲,但由于其所产生之大时代背景,乃正当干戈乱离之世,所以在这些艳词中已有世变之暗影隐现其间;而也就是此种隐现之暗影,遂形成了词之一种特殊的美感性质。其后的靖康之变与南宋之亡...
关键词:词之美感特质 女性 语言 形象 情思 
论词之美感特质之形成及反思与世变之关系(一)被引量:8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4-9,共6页叶嘉莹 
早期晚唐五代之词作 ,自表面看来虽大多为歌筵酒席之艳曲 ,但由于其所产生之大时代背景 ,乃正当干戈乱离之世 ,所以在这些艳词中已有世变之暗影隐现其间 ;而也就是此种隐现之暗影 ,遂形成了词之一种特殊的美感性质。其后的靖康之变与南...
关键词:词之美感特质 女性 语言 形象 情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