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剧

作品数:49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江杰董云龙郭英德许军李江杰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上饶师范学院学报》《戏曲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评剧《杨三姐告状》的叙事技巧
《大舞台》2024年第5期59-64,共6页倪金艳 
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资助项目“民国时事剧创演研究”(项目编号:BJS2024057)的阶段性成果。
《杨三姐告状》是成兆才先生根据民国时期丈夫杀害妻子的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的一部评剧时事剧。它被京剧、晋剧、秦腔等几十个剧种移植,演出多达万次,且常演不衰。该剧围绕杨三姐告状这一戏核,设置了奸情公案、富贵易妻和弱女告状的母题,...
关键词:《杨三姐告状》 时事剧 母题 冲突 
略论“说新话”与“新闻小说”“时事剧”——以明末清初小说戏曲的时新题材为研究重点
《明清小说研究》2024年第3期131-146,共16页陈红艳 石麟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说书通史”(项目编号:20ZD24)阶段性成果。
从宋代的“说新话”到明末清初的“新闻小说”“时事剧”,作者们往往以自身的知识结构为基础,以听众感兴趣的话题为展开重点,来表达时事的发生过程及历史意义。在明末清初的中长篇章回体如《警世阴阳梦》《魏忠贤小说斥奸书》《梼杌闲...
关键词:说新话 新闻小说 时事剧 明末清初 
“梦”中的政治寄寓:晚清三部《维新梦》时事剧考论
《东岳论丛》2023年第8期19-25,共7页宋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学视域下的戊戌维新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20CZW037)的阶段性成果。
1903—1904年间,三部同名时事剧作《维新梦》先后问世。三剧均取材于维新史事,但立意、结构各不相同。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维新梦”不仅代表了维新派的未竟志业,亦寄托了国人对清季变局的反思。这里的“梦”着意纪实喻世,乃思想的“寓...
关键词:《维新梦》 时事剧 政治寄寓 
清末上海时事剧的兴起及其戏剧史意义
《戏剧艺术》2022年第4期24-38,共15页吕茹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近代广告传媒视阈下海派戏剧的崛起”(20200218)的阶段性成果。
清末,在政治社会变革、戏剧自身发展等内外合力推动下,上海京剧界开始关注社会生活及政治事件,编演时事剧。《火烧第一楼》(1887年)开创了沪上演出的新局面,然而由于官方及当事方的干扰,旋即禁演。随着《铁公鸡》(1893年)的面世,上海京...
关键词:清末 上海 时事剧 火烧第一楼 铁公鸡 海派京剧 
论郭沫若《郑成功》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84-93,共10页刘奎 
郭沫若的剧本《郑成功》以“古为今用”的原则,在借鉴大量历史素材的基础上,将历史经验重新激活作为应对现实的方法。该剧以跨文体的形式,对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进行形象化表达,同时,着重强调高山族和黑人等群体在反殖民斗争中的作用,...
关键词:《郑成功》 时事剧 古为今用 历史真实 文化领导权 
明末时事剧作《息宰河》传奇本事考辨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7年第4期12-15,共4页李江杰 
《息宰河》传奇是属明末时事剧创作高潮中的重要剧作之一,但是因剧中语涉权奸罪恶,作者出于避祸之目的而稍作变通,笔者根据《明史》、《清史稿》、《(乾隆)雲南通志》等文献记载分析,确定该剧叙山东道监察御使苌公孟当为明末广西府知府...
关键词:《息宰河》 时事剧 本事 
论南社时事剧创作的新变与回归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7-13,共7页赵霞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项目"文化融合视野下的近代戏剧改良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672105/203);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中西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南社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SKY2017-46)
南社时事剧在晚清时事剧创作中颇具典型意义,其所表现出对传播媒介的双向依赖、对作品创作形式的侧重与调整、在受众群体定位时的目光所及、与活报剧因素的交叉缠绕都成为近代以传统戏剧表达当局政事的鲜活代表。经历辛亥后的短暂失语,...
关键词:南社时事剧 新变 回归 
小幽默
《学习之友》2016年第12期29-29,共1页
一周内刷完英国脱欧、法国恐怖袭击、土耳其政变的时事剧,我打电话给表弟:“听说你要考文科?”“怎么了?”“我敬你是条汉子!”
关键词:幽默 恐怖袭击 时事剧 土耳其 打电话 
论评书与戏曲艺术形态的差异
《剧作家》2016年第3期113-115,共3页李小红 
笔者曾经从"表演方法相互借鉴""故事素材相互借用"两个方面重点讨论了评书与戏曲艺术形态的相似性,但是评书与戏曲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二者还是有很多区别的,下面着重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与再现:评书与戏曲习用的叙事...
关键词:叙事文学 论评 鸣凤记 时事剧 鸣冤记 《桃花扇》 叙述过程 一人多角 翻脸无情 清忠谱 
清末时事剧《潘烈士投海》本事及版本考述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18-123,共6页唐海宏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剧作《潘烈士投海》的本事与版本进行学术关照者甚少,而在有限的论述中,还存在着许多谬误之处。通过对当时报刊中与之相关的大量戏剧资料和后人著述中涉及该剧的材料进行分析对比,发现剧作《潘烈士投海》至少有五种...
关键词:时事剧 潘烈士投海 本事 版本 考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