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霞

作品数:13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理工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三方博弈产业融合产业链文化旅游产业文化旅游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滁州学院学报》《人民音乐》《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近代戏剧创作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4期45-51,共7页赵霞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23BZW140);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2024-ZDJH-749)。
庚子国变后,相关戏剧作品亦蜂拥而出。创作者身份的特殊,戏剧改良的推动与庚子国变的助力,造就了这一批作品的独特风貌。作品的形貌、作者的情怀、表达的直白,无不昭示着庚子国变题材视野下的戏剧作品的特殊,透过表象亦可探究作品风貌...
关键词:庚子国变 戏剧创作 作品形貌 创作心态 表现方式 
基于语义场理论的西语词汇阶段性学习研究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3年第16期31-35,共5页陈慧娟 赵霞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西班牙语词汇学习是西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掌握直接影响学生语言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然而词汇学习却往往是西语学习中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在传统的外语学习中,词汇教学基本仅限于对词汇表或课文中遇到的生词...
关键词:语义场理论 西班牙语 词汇学习 DELE 词汇网络 方法建议 
《儒林外史》中的过继叙事
《滁州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14-17,47,共5页王凯 赵霞 
过继叙事作为一个独立的叙事单元,长期存在于明清通俗小说之中。《儒林外史》中也有过继叙事,对小说文本产生了重要意义。一方面,过继叙事具有拓展新的情节空间、引发新的叙事走向以及连缀叙事结构等小说叙事价值。另一方面,过继叙事在...
关键词:《儒林外史》 过继叙事 吴敬梓 
南社人发掘遗民精神背后的群体心态剖析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赵霞 
河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传播学视角下的近代俗文学新闻化创作研究”(项目编号:SKJYB2016-09)。
近代南社人在"反清排满"的目标下选择了发掘并重塑遗民精神以砥砺时人。为此,他们借用发煌于西方的民族主义与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作为双重理论保障,却因无所依傍只能以气势擅场一时。同时,南社人借由旧有仇恨,通过攒书、凭吊、结社等诸...
关键词:南社人 遗民精神 群体心态 
历史发展视角下文化旅游产业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南地区为样本被引量:5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73-78,共6页赵霞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72400410492)
为进一步加快河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在对现有的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全面认识的基础上,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提出河南地区存在大型旅游企业及文旅项目少、产业链不完善、旅游人才不足等问题,从分析数据入手,在加强产业规划与政策保障、...
关键词:文化旅游 产业融合 产业链 历史发展视角 河南地区 
论南社时事剧创作的新变与回归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7-13,共7页赵霞 
河南理工大学青年骨干项目"文化融合视野下的近代戏剧改良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672105/203);河南理工大学国家社科基金预研项目"中西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南社文学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SKY2017-46)
南社时事剧在晚清时事剧创作中颇具典型意义,其所表现出对传播媒介的双向依赖、对作品创作形式的侧重与调整、在受众群体定位时的目光所及、与活报剧因素的交叉缠绕都成为近代以传统戏剧表达当局政事的鲜活代表。经历辛亥后的短暂失语,...
关键词:南社时事剧 新变 回归 
将文化融入文学——论专题研讨式教学在《红楼梦研究》中的应用
《宜春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06-110,共5页赵霞 
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5JG068)阶段性成果
作为面向汉语言文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课程,《红楼梦研究》本身具有典型性意义。囿于中华文化与作品文本密切的联系,如何权衡二者在课程中的比重成为一大难题。专题研讨式教学无疑成为解决问题的理想途径,通过展现课程特点,详尽阐释...
关键词:文化 文学 《红楼梦研究》 专题研讨式教学 
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兴起背后的三方博弈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1期9-13,共5页赵霞 
河南理工大学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传播学视角下的近代俗文学新闻化创作研究"(编号:SKJYB2016-09)阶段性成果
中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自19世纪后半期经历漫长酝酿与基础建设过程,最终在20世纪20年代渐趋繁盛,在20世纪30-40年代蔚为大观。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民间与教会从各自迥异的诉求出发,无意中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女子高等教育向前发展。同...
关键词:女子高等教育 政府 民间 教会 博弈 
慷慨论交廿七年——论南社领袖陈去病与苏曼殊的交往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58-62,共5页赵霞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4BZW171);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2016-gh-004)
虽同为南社成员,但在苏曼殊众好友之中,南社领袖陈去病并没有显现得十分突出。实际上陈去病在20世纪初的一系列带有明确革命目的性的文化活动对苏曼殊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大影响,不仅如此,由于对彼此高洁品格的钦慕与生活中的融洽相处,...
关键词:陈去病 苏曼殊 交往 
从学堂到民间——论中国近代歌词创作的层级性差异
《人民音乐》2015年第7期58-61,共4页赵霞 
中国的歌诗传统源远流长,表现内容与形式也在漫长的传承过程中出现程式化的倾向。进入近代,由于时代的剧变,带来的是上至意识形态下到风俗传统颠覆性的变化,大量文人开始将关注的目光下移,在小说与戏曲形式之外,选择了受众面更广、表现...
关键词:歌词创作 学堂乐歌 戏曲形式 层级性 文学艺术形式 歌诗 小说界革命 内容与形式 新式学堂 受众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