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主

作品数:2255被引量:4698H指数:3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王利明王春梅肖海军谭启平杨立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人民司法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通过社交平台侵犯名誉权的责任承担
《人民司法》2023年第20期32-37,共6页杨钉 黄夕彬 
【裁判要旨】侵犯名誉权责任形式中,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恢复名誉除了可采取登报道歉、电视电台声明等传统方式外,还可以采用在微信、抖音等类似社交平台发布道歉声明等与侵权行为相当的形式。对于精神损害赔偿数额,要注重综...
关键词:侵权行为 恢复名誉 社交平台 停止侵害 侵犯名誉权 民事主体 消除影响 裁判要旨 
论意思表示请求权执行制度的法律适用——兼评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第一百九十八条、第一百九十九条
《人民司法》2023年第19期67-71,共5页苏萌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体系中民事执行现代化研究”(20&ZD19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意思表示请求权执行制度通过民事执行请求权,连接了民商事主体的意思表示与立法上的法律拟制,构成不可替代的行为请求权执行制度的一部分。意思表示请求权执行直接以法律拟制方式达成相应法律效果,故无需采用间接强制执行措施迫使债务...
关键词:生效法律文书 法律拟制 当事人主义 间接强制执行 权利保障 民商事主体 权利流转 证明文件 
股东协议的甄别
《人民司法》2023年第8期63-66,共4页罗有敏 王益奇 
【裁判要旨】股东协议与股东会决议因形式上都是股东间所签署的文件,在司法实践中经常难以区分,存在名为股东会决议实为股东协议,或决议中包含股东协议性质内容的情形。甄别股东协议与股东会决议时,应以民法典合同编为基础,辅之以公司...
关键词:股东协议 股东会决议 民商事主体 商事审判 实体权利 诉权 裁判要旨 民法典合同编 
《关于适用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被引量:17
《人民司法》2022年第10期35-46,共12页郭锋 陈龙业 蒋家棣 刘婷 
为正确审理民事案件,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202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1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适用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6号,以下简称《总则编解释》),自2022年3...
关键词:理解与适用 民法典总则 全体会议审议 民事主体 审理民事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 依法保护 司法实践 
关于法律行为效力评价体系的思考
《人民司法》2021年第1期85-89,共5页顾全 
引导财产和权利等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是民法的重要任务,即“畅通要素流动渠道,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相比于行政行为,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
关键词:市场化配置 民事主体 法律行为效力 评价体系 流动渠道 市场竞争 主要路径 基本要素 
股权转让中债权债务的披露范围
《人民司法》2020年第35期4-6,共3页张红柳 
[裁判要旨]公司作为具有独立法人人格的商事主体,其财产具有闭合性、独立性的特点,公司财产既独立于其他商事主体,独立于其股东,也独立于其所持有股权的公司之债务。股权转让中,转让方与受让方可依据意思自治原则,约定披露的债权债务范...
关键词:商事主体 意思自治原则 债权债务 转让方 股权转让 裁判要旨 受让方 独立性 
因身份信息被冒用诉请撤销公司设立登记的裁判思路
《人民司法》2020年第32期99-102,共4页李伟伟 
【裁判要旨】在诉请撤销公司设立登记案件中,利害关系人若有充分证据证明确实存在冒用其身份信息办理公司登记的行为,工商登记机关在诉讼中拒绝纠正的,人民法院应当综合考量违法行为对现实利益的侵害程度、受害人是否知情或追认、社会...
关键词:社会危害程度 民事主体资格 公司设立登记 身份信息 利害关系人 情节严重 行政判决 撤销判决 
民法典溯及力问题研究被引量:4
《人民司法》2020年第31期51-55,66,共6页 王庆丰 陈明蔚 汪育玲 孙欣 
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施行,届时婚姻法等9部法律将同时废止,新旧法之间如何衔接适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人民法院应当在司法裁判中将法不溯及既往作为一项基础性法治原则予以贯彻落实,同时秉持有利于权益保...
关键词:法治原则 民法典 法不溯及既往 司法裁判 立法目的 法律框架 行为后果 民事主体 
论侵害人格权禁令的适用被引量:47
《人民司法》2020年第28期54-60,共7页王利明 
国家社科重点规划项目“人格权保护止法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A143)的研究成果。
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七条规定:“民事主体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正在实施或者即将实施侵害其人格权的违法行为,不及时制止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有权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责令行为人停止有关行为的揩施。”这就在法律上规定了...
关键词:人格权保护 司法解释 禁令 难以弥补的损害 民法典 民事主体 责令行为 证据证明 
网上侵害人格权案件司法大数据分析——基于杭州互联网法院及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被引量:3
《人民司法》2020年第22期79-82,共4页杜前 倪德锋 曾宪未 
在互联网上侵害他人人身权而产生的糾纷是互联网法院集中管辖的案由之一。一方面,杭州互联网法院通过个案审理确立裁判规则,指引行为、提供价值判断,为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建设良好网络生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支持。另一方...
关键词:中国裁判文书网 互联网法院 共同被告 集中管辖 商事主体 精神损害赔偿 人格权 网络平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